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构建流通新网络 打造服务新体系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谢晖

  在全国供销总社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供销社系统紧紧围绕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在服务中发展,大力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西部供销社发展特色的新路子,不断增强了系统的活力,发挥了农村流通的主导作用,重新树立了供销社的形象。

  夯实网络基础  强化为农服务

  近年来,云南省供销社系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在 “三农” 服务中实现了“五个80%”: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占全省总量的80%;社有企业改制面达80%;村级综合服务社覆盖面达80%;农资销售占市场份额的80%;承担“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达80%。同时实现了“五个转变”:即由“线断、网破、人散”向构建农村新型流通服务体系转变;由传统经营模式向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转变;由单一的商品经营向综合服务转变;由封闭经营向多层次、多元化联合开放转变;由以城区服务为中心向边远山区覆盖转变,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理清发展思路  工作成效显著

  全省供销社系统紧紧抓住助农增收的重点,把握流通服务的特点,以“两社一会”(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行业协会) 发展和“四进村、五个有”(便民超市进村、市场知识培训进村、信息服务进村、行业管理服务进村,有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个综合服务社、一个行业协会、一个集贸市场和培养一批农民经纪人)为切入点,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推进供销社“二次创业”,取得了“六大突破”:即在深化各级供销社改革、转变服务职能上取得新突破;在推进社有企业重组、打造农村市场主体上取得新突破;在推进基层社改造、完善乡村流通网络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在着力构建六大流通服务体系、完善农村流通渠道上取得新突破;在创新经营机制、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和服务方式上取得新突破;在实施“乡村流通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流通专门人才上取得新突破。

  四年来,全系统共发展农村流通龙头企业145家,配送中心147家,村级综合服务社11381个,农村超市4563个,农资放心店 3578个,乡村农贸市场226个,再生资源回收市场18个、回收网点163个,初步形成了为农服务的网络框架。并先后开展行业培训15万人次,新增就业6.3万人。

  突出发展重点明确建设目标

  通过“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98765”目标:即90%的行政村有村级综合服务社和便民超市,80%的农资由供销社连锁配送,70%的农村日用消费品实现连锁经营,60%的零售终端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业务,50%的农产品进入乡村流通网络营销,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推进体制创新  明确工作职能

  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供销社不断推进组织创新、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大力实施“乡村流通工程”。省委、省政府赋予供销社负责县以下农村流通体系组织、规划、协调、服务和建设工作,要求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合作经济原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新型供销社,使供销社真正成为搞活城乡流通的带动力量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加大扶持力度 明确相关政策

  从2008年起,省级财政新增3000万元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流通工程”建设,今后根据财力情况逐年增加;落实有关土地、税收优惠政策,保障供销社的合法权益;做好相关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给予供销社在职、退休和下岗分流职工享受国企同等优惠政策;妥善处理供销社的历史债务,减轻供销社债务负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