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供销社系统自上而下着力实施的“新网工程”,是发展现代农业之需和促进供销社壮大之要,是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繁荣农村经济的“兴旺工程”,是助农增收、便民利民的“惠农工程”。山西省的“新网工程”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明显的成效,关键在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系统上下的真抓与实干。
按照“连锁配送、双向流通”的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先易后难、总结经验、以点带面”的原则,举系统之力,竭系统所能,整合系统资源,提升系统功能,强势推进“新网工程”建设,作好规划,夯实终端,重抓配送,培育龙头,“新网工程”建设呈现出了起步早、标准高、规模大、见效快的良好态势。
夯实基础 广建终端
在“新网工程”网络终端建设中,坚持改建与新建、自建与联建同步进行、互为作用的指导思想。工作中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基层社网络化改造相结合。根据改造、整合、提升、优化的原则,按照“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加大网络终端的整合建设力度。二是与新农村便民店建设任务相结合。目前已初步完成了省政府交给的1098个试点村和2000个重点推进村便民店建设任务。并在规范建设标准和质量管理方面实行了“五统一”:统一门头标识、统一内部制度、统一服务承诺、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评定等级,并总结推广了“一店多能、一网多用”的“阳泉经验”。三是与农村、城市社区综合服务站建设相结合。依托便民店、连锁超市等形式,在社区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服务,使 “新网工程”实现城乡对接、双向流通。四是与建立农副产品外埠销售窗口相结合。积极引入推行拍卖、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新的交易手段,在区域外设立山西农副产品销售窗口和网点。
力抓配送培育龙头
为抓好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把2008年确定为全省供销社“新网工程”连锁配送体系重点建设年。按照县域试点、稳健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全省重点选择了30个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县级供销社进行物流配送试点。省社还把省政府安排给供销社的每年3000万元改革与发展资金的三分之二用于连锁配送中心建设。今年,省社还拿出近500万元自有资金,分两批向各市、县配送中心发放了77辆农村物流配送车。
为搞好连锁龙头企业建设,通过产权重组、企业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集中优势资产,广泛吸引社会投资,采用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联合发展,实现共赢。省农资公司正在着力组建省级物流配送中心和山西农资集团,各类区域性和县域性的物流配送龙头企业蓬勃发展,使“新网工程”的建设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农民实实在在得到了更多的实惠。随着“新网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对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的迫切需要和建设的重要性也逐步有了共识。今年山西省社已开始着力建设以山西省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为枢纽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以省、市、县、乡、村“五级联网”为目标,积极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入户,这将成为“新网工程”第五大品牌工程,为“三农”搭建综合性、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高技术含量的信息服务平台。目前,此项工程正在分批分期实施。
树立典型 以点带面
在实际工作中,山西省供销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尊重广大职工的首创精神,广泛调动基层同志的创造积极性。在认真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由点到面、整体推进的方针。去年在阳泉市召开全省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现场会,树立、推广了盂县、平定和郊区供销社“新网工程”建设“一店多用、一网多能”的典型经验。省社还把25个经济条件较好、工程进展顺利的县(市)社和省农资公司,作为“新网工程”建设试点示范单位,放手让他们大胆探索、积极实践、率先发展、作出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