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平均年龄已至不惑的班组,这又是一个承担起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德铜采区18台电动轮汽车电气维修的重要班组,全组共有10人,他们用自身行动印证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真谛。
难忘的“团队”精神
“处理那次电动轮汽车电气故障事件,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要是没有大伙的齐心协力,估计半个月都不可能解决好!”现今,组长范德志讲述这段往事时,还是一番感慨。
2007年7月一个早班,一电动轮汽车运行当中出现“甩尾”现象。接到故障报修单后,两名青工迅速赶赴现场,经过检查分析,更换了元件,可故障并未消除。“怎么会这样,我们得亲自去检查!”得知此消息后,电工正副组长范德志与项东军急忙前往救援。测量马达励磁电流符合要求、励磁电流反馈回路正常、其它数值也无差错……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可故障还未排除!
为了尽快能让车辆投入生产,其他员工主动放弃休息日,全组员工并肩作战。通过细致分工,大胆采用加信号与减信号的方法,同时与同类车型对比展开排查,最终挖掘出由于干扰信号窜入插线板,导致信号产生放大因素,而在工作当中用万用表却测试不了的“隐性”故障并很快解决。
去年,该班组劳动竞赛各项任务指标连续8个月名列前茅。其中范德志、项东军在2000年参加公司技能比武中均获得前三名,周志战在2005年参加公司奥林匹克维修电工比赛获得第一名,并一举获得了“江西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无私的“奉献”精神
“怎么这么晚回来,又没有加班工资给你……”青工周志战刚下中班进家门,便惹来被他惊醒的妻子的一阵心痛的嗔怪,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指向凌晨1点,然而,面对妻子的嗔怪,他只是歉意地一笑。
2008年元月份一场雪后的中班11点25分左右,一电动轮汽车发生故障,堵在电铲装卸点,不仅影响着采区正常生产的成本运作,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情况危急。周志战乘车火速奔赴作业点,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测量与分析,查出了原因并及时解决。当时寒风刺骨,可却丝毫未影响周志战的工作劲头。
“呜――!”12点30分许,随着一阵轮马达声骤然回荡在山谷之间,电动轮汽车又重新投入到生产运行。
近几年来,电动轮电工二组克服诸多困难,攻关了一个又一个“疑难杂症”问题,在安全与成本工作方面均取得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获得了2006年度矿级“青年安全示范岗”、2007年度矿级“安全自主管理”等各类先进称号。(吴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