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继续让秀山椪柑名扬四海
——记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恒利农资公司经理谭贵华
本报记者 张涛 文/图

经理谭贵华

  谭贵华这个经理当得有点不像经理,虽然几年前他把秀山供销社的农资公司承包了,但他依然整日呆在供销社里,和其他员工一样,忙里忙外,跑东跑西,如果不是别人介绍,没人知道他是一个农资公司的大经理。其他农资公司别管规模大小,每个经理的都有辆小车开,可他没有,出门办事,晚上回家,不是打车就是步行。

  初见谭贵华是在一次采访中,当时他与秀山供销社的普通职工一起到雪灾山区考察,这位一米八几的大个子看起来不像重庆人,特别是那双大手,不禁让人猜测他是不是个北方人,尤其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如果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是很难达到他这水平的。直到坐下来闲聊才知道他的祖籍在河南,后来随父母来到秀山,所以普通话说的不错。从参加工作就在供销社,工作了大半辈子,对当地农资市场了如指掌,所以在几年前承包了供销社的农资公司,起名“恒利”。

  谭贵华所在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武陵山腹地,地处重庆、贵州、湖南三地交界,背靠“成渝经济圈”、面向“泛珠三角”,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开放城市。秀山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足,盛产优质粮油、金银花、茶叶,是全国粮食生产、中药种植大县。秀山的椪柑名扬四海,特产椪柑是我国桔类栽培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其果形高扁圆或扁圆,单果重110-150克,果皮橙黄色或黄色,有光泽,易剥离,囊瓣肥大,汁胞大,汁多味浓,脆嫩爽口,品质极佳。谭贵华说,秀山的椪柑要用好肥,不然就影响外观和口感。既然是供销社的农资公司就要担负起这个社会责任,不能让漫山遍野的椪柑失去先前的美名。

  公司起初经营过一些品牌的肥料,经过长期积累和客户反馈,谭贵华发现用来用去效果最好的还是天脊复合肥。当地果农起初并不认可,推广工作做得很艰难,其原因主要还是价格偏高。“这种情况我很理解,果农的文化水平都不高,面对品牌众多、花样百出的肥料市场谁都不能保证火眼金睛,我做了这么多年农资也要随时补课,肥料市场变化太快。”在起初的推广工作中,谭贵华绞尽脑汁,他先是给农民算细账。“表面上看天脊的肥料很贵,但单亩使用量比其他品牌用量少,算来算去价格是持平的,甚至比其他品牌复合肥的成本还低。其次是看效果,秀山的椪柑用了天脊复合肥没的说,这是眼见为实的效果,不但果实饱满,味道还是依然的甜美。再去看个别品牌种出来的椪柑,外形干瘪,味道也不甜,如此对比,农民之间心里自然有个谱,看到了好肥料的效果,不用过多口舌,选择与否就是他们的事了。”

  谭贵华用八个字评价了天脊复合肥:省钱、省力、省时、增效。

  同事们说他所经营的农资公司在当地是规模最大的,效益最好,口碑最优的。但转过头来问谭贵华如何评价自己的农资公司,他却低调了起来。在以往的采访中,农资公司经理一般都会用年销量或者年效益去衡量一个公司的经营状况,对外宣传中也努力将自己的公司抬到最高,为的就是借机夸奖自己的公司,来博取更多的合作机会。但谭贵华是个例外,他不喜欢用数字去说明问题,也不喜欢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的公司,只是厚道地笑笑,道出一句:做得还行。

  2008年的雪灾让这个县城有点尴尬,铁路不畅,运输困难,几个车皮的货一直没拉过来,眼看用肥季节一点点的逼近,谭贵华有点焦急,因为他知道,当地农资公司到货情况都不乐观,雪灾本来就给果农带来了损失,如此一来再影响下一季的耕种,就等于雪上加霜。看来,身为一名供销社老员工与农资公司经理,与纯粹的生意人不一样,多了一种社会责任感。

  记者手记:

  谭贵华说,现在商人越来越不像商人,拿自己来讲,满口都是农业常识。科研人员也不像搞科研的,说出来的话都是生意场上的熟客。也许这就是市场的力量。谭贵华正在联系当地农业部门与公司合作,将农化服务做好,这也需要与时俱进,为的是将秀山的椪柑继续名扬四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