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国家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但随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渗透,金融系统的部分员工甚至个别高管人员被腐蚀拖下了水,使得金融系统内的职务犯罪案件不断增多,涉及面越来越广,涉案数额越来越大,影响恶劣,损失巨大。
笔者认为,金融企业案件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从上至下只重业务发展轻思想建设,忽略了学习,忽视了队伍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致使理想信念迷茫,价值观错位,使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潜滋暗长,在利欲主义膨胀下,有的人经不住诱惑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据中国银监会最近首次公开10大银行业商业贿赂违法犯罪案例,排在首位的就是贷款的吃、拿、卡、要行为。为了能拿到银行贷款,不少企业或个人在申请贷款时,都有给银行信贷员和相关人员“回扣”的经历,这是中国银行业长期盛行的“潜规则”,甚至已经成为银行“信贷文化”的一部分。
在案件专项治理过程中,有关人员还发现,一些原本并不复杂的环节却反复出问题,如贷款重叠、冒名顶贷、多户头贷款等等,给银行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现象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呈“按下葫芦浮起瓢”之势,部分信贷员或社主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客户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就乱办事。对此,银监会已经明确表示,要全力围剿银行贷款“潜规则”,铲除“潜规则”土壤,我们相信,为数不少的隐藏于农村金融系统腐败分子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不管是任何人,也不论哪个朝代,腐败最终是要昭白于天下的,而腐败迟早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家人也将因此而受到影响。如成克杰、胡长清、卢万里、慕绥新之流,尽管他们官居高位,其下场都将被人民群众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架上,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因腐败而分崩离析,给国家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其教训是深刻而又无法挽回的。
这正如余心声所说: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误事,不勤不廉更坏事,都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大敌。
农村信用社担负着服务“三农”的重任,其职责和使命是无比的艰巨而伟大,其经营的是钞票,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广大人民群众,可称得上是“有权”部门。而在当今各种观念、各种思潮并存的现代社会,诱惑随时都会不请自来,稍有不慎,就会被套上,届时,不但毁了个人家庭和幸福,更为重要的损害了集体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让党的农村工作蒙受损失,贻误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大事,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更不是哪一个人能够担当得起的。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笔者以为,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能不能把农村金融队伍打造成一支既廉政又勤政的队伍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在政治思想教育上,严格要求信合员工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立足本职岗位,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推动各项业务工作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
发扬廉政勤政的工作作风,必须要求信合员工树立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掌握新技能,接受新挑战。说到底,这是一个理想、信念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权力与义务、职务与责任的关系,从而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心胸开阔,心情愉悦,无私无畏,满腔热情的为群众服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