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行如何防范业务经营操作风险

茆永干

  随着农业银行股改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银行即将步入完全商业化、国际化的现代企业,农行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构筑业务经营操作风险的监管和防范体系,促进农行银行内部管理,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实际工作,从农业银行业务经营操作风险的防范入手谈几点看法。

  经营操作中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农行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的制度学习,干部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爱岗敬业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有了较大提高,各种制度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全行集中精力抓业务经营的过程中,业务经营操作中的薄弱环节始终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给我们敲响警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开立账户管理不严。有的网点未严格使用实名办理个人存款和银行卡开户;违规开立注册验资临时存款账户、临时存。二、柜员卡、密码管理不严。有网点存在一人多卡或一卡多人现象;柜员不及时修改柜员卡初始密码,密码不能做到定期和不定期更换。

  三、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管理不严。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出入库手续不严密;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使用、销号、保管未按制度要求执行;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作废和销毁未近按规定办理。四、印章、压数机、密押管理不严。一是不能做到分管制约,二是使用人员临时替班或使用人员变动未认真办理交接。

  五、信贷风险控制还没有完全到位。信贷人员调查不深入比较细致,未对客户的贸易真实性进行认真调查,严重失实,误导信贷审查及审批;审查人员隐瞒审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风险;越权或变相越权审批贷款,审批不符合信用贷款条件客户贷款;管户客户经理未按规定对客户贷后资金进行跟踪检查。六、违规办理银行卡业务。空白银行卡、制成卡未按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在保管、领用环节,造成空白卡丢失或被盗;卡申请人资料真实性、手续完整性审核不严;对透支行为未进行有效监测,导致持卡人恶意透支。

  七、违规办理电子银行业务。对客户资料的保管未采取保密措施,导致客户资料泄露或丢失;证书的制作和发放未执行双人管理制度;证书制作与证书保管混岗操作;客户证书介质与证书密码信封混岗管理。八、违规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办理票据贴现。为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客户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办理票据贴现;承兑保证金未专户管理被挪作他用;不按规定验票,造成伪造、变造或"克隆"的假汇票贴现。

  防范经营操作风险的措施

  加强业务经营操作风险防范是农业银行的自律行为,通过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员工所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防范,能使农行业务稳步发展,并能确保农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人们常说:“安全即效益”。

  首先,要做好每个员工的思想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人的思想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要因人而异,根据人的性格特点、秉性爱好,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坚持正面引导,采取耐心细致教育、潜移默化的工作方法,通过攻心术,解决思想问题。攻心主要靠思想教育,加强理论学习,引导员工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学习,进行对重要时事政治和爱国主义教育,找准切入点,引导员工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享乐观;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开展业务技能与文化知识的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员工通过自学拿到证书后上级应给予一定经济奖励,激发员工学习热潮,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把业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其次,要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主人翁地位作用。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员工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领导对职工的冷暖要时刻放在心上,要多了解员工的生活、工作、家庭方面情况,经常开展深入细致地交流谈心活动,满足员工正确合理要求,更主要的是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精神,充分发挥主人翁地位作用,把农行安全经营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严格把关,把事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严明纪律,充分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制度是业务经营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风险防范的根本依据,在业务经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该处理的决不手软,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四,要提高业务经营操作风险防范的科技手段。统筹规划,加大内控科技设施装备的投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