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作为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双重风险的弱势产业,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引进农业和农村保险机制。一旦发生风险,农民马上就面临生活的困难和生存的危机,必须引进金融手段解决农民分散风险的问题。
现在农村的保险基本上没有展开,农民总体上收入低下,特别是现金收入少,难以产生长远的考虑。而保险公司又没有适应农村和农业需求开发出对路产品,所以农民、农村基本上没有保险(市场)。农村经济这种高风险的产业,也就无法依靠商业保险来分散风险。大家知道金融有一大功能,就是有些人不愿意承担风险,有些人愿意在风险中谋取效益,这就产生了一种中介,就是保险公司,而在农村,保险中介非常不发育。
还有一些富起来的农民,希望通过金融机构帮助理财,比如买证券、买股票,但证券公司在县以下设点的不多,没有金融机构为他们服务,农民这方面又缺乏知识,不知道怎么办;债券也一样,本来农民进行债券投资,每年可以获得4-5%的收益,如果景气一点收益还更高,但农民没有这种机会。打工挣了几万元钱,却享受不到相应金融服务,所以农民的钱生不了钱。
有一部分农民有风险偏好,或承受风险的能力强,希望投机,于是农村地区就成为赌博、六合彩的最好市场。所以在农村赌博、六合彩非常猖獗,传销在农村也很有市场。因为很多农民有钱,又希望钱生钱,即又没有正规的金融机构支持他,就产生了一种扭曲的投机需求。
大家知道金融能够创造一种机制,把未来的、预期的现金流变现为当前的投入。你只要有未来收入的能力,就可以现在集中消费,用未来的钱。比如,我未来每月可挣1000元,用其中的一部分还本付息,现在就可以借到几万元。但这种机制在农村并不发育,所以农民想超前消费却没有金融机构帮助。又如农民建房,现在是我有1万元就建1万元的房,明后年有了2万元,又建过一幢2万元的房子,农民的消费始终不能一步到位,形成了大量低水平的建设,很多就形成”半拉子“工程,本来准备建二层房,现在只能建一层,最后封不了顶、收不了场。
按道理金融机构可以为农民创造这种机制,只要有还本付息能力,即如果有稳定的未来收入,农民就可以借钱提前消费,现在只能建一层房子,再借1万元钱,就可建2层房子,这样就实现了提前消费,农民的生活水平可以提前达到更高的层次,农村建房的浪费就可以大大减少,新农村建设就可以借助金融手段大大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