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农村信用社业务延伸与拓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小企业规模适中、机制活、周转快,资金需求频繁,与信用社点多面广、经营灵活的特点相吻合。
在乡镇,很多中小企业以农业为基础,构成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主体,支持这类中小企业是支持“三农”的客观要求。在城区,大部分中小企业有市场、有效益、讲信誉,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这些企业都是农村信用社重点支持的方向。为此,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转变思路,不断改进服务方式,积极拓展中小企业市场,主动当好中小企业的“助推器”。
目前,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信用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在为企业提供结算业务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二是在为企业服务方面仅限于存、贷关系,没有真正建立起“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层关系;三是信贷人员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全社业务品种单一,为企业提供差别化服务的机制没有真正确立;五是开拓意识、发展意识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六是对企业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没有从根本上改进,“官商”作风在一定范围内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农村信用社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此,农村信用社要尽快予以解决,认真抓好落实,不断开创银企合作新局面。具体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把为企业服务落到实处。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转变经营作风,教育广大员工爱岗敬业,积极发扬农村信用社铁算盘、铁账簿、铁规章的“三铁精神”和“背包银行”的光荣传统,积极开展代发工资、电话银行、送贷上门等各类上门服务、代收代付和各类票据、结算业务;不断加强针对中小企业业务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流程,简化贷款手续,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和授信制度,对授信企业贷款实行总额控制、周转使用、随到随贷,为企业生产经营及时解决资金困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心贴心”和“零距离”的优质便捷服务。
二是进一步加快电子化、现代化建设进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电子化网络建设水平的高低、系统功能的完善,决定着信用社为企业服务质量的优劣。当前,农村信用社先后实现了全市、全省范围内的通存通兑,开办了信通卡、省辖联行业务、加入了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电子化服务水平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下一步,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电子化建设进程,从而构建起更加先进的网络技术平台,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
三是抓营业网点建设,树立整体形象。农村信用社要本着先城区后乡镇、先大社后分社的原则,按照统一标识要求,完成对网点的装修、美化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信用社营业环境,让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来得满意、走得开心。
四是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在合作对象上,农村信用社要把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有市场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朝阳产业、传统特色产业以及高增长性的新兴行业企业作为信用社重点支持对象;在资金方面,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不断扩大中小企业贷款份额,坚持把服务中小企业作为服务经济的切入点。
同时,农村信用社还要本着与企业“友好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对企业继续实行利率差别化政策,将贷款利率同资金归还率挂钩,对贷款归还及时、信誉度高、积极入股、开办代发工资业务、承兑汇票业务、贴现业务、开设基本帐户的企业给予利率优惠;在服务方面,农村信用社将根据实际需要,从信用社员工队伍中挑选出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采取与企业结“对子”的形式,为企业提供包括存款、贷款、结算在内的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同时,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理财等服务,促进银企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