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在我国的安全生产事故中,农民工占了伤亡人数的80%以上,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除了农民工的安全知识培训缺乏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据有关权威部门调查显示一些劳动者竟然不知道如何签订劳动合同,也不知道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发生工伤后如何去维权。而这些工作其实都是工会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工会的地位和权利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工会的作用在弱化
近日,新华网对工会的作用和地位,在网上进行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数据显示,调查者中51.5%人认为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力量不够或者是没有力量。有关专家指出,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弱化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最要的原因是有的地方政府在执行“发展是硬道理”的过程中,片面的理解这个原则,结果在很多当地出台的红头文件中很多都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而保护劳动者的少之又少,正是这样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导致工人的地位在下降,同时也导致了当地工会的作用被弱化。
必须提高工会的地位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指出,“要发挥工会的作用,必须要让工会有其相应的地位,有了权力和地位才能在工人维权中发挥一定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工会的地位呢?郑教授认为,工会作用的提高需要从政策制度和工会自身做起,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工会的意见,而且在应该发挥工会作用的地方,政府不能越俎代庖,而应该正视工会的作用。另外就是工会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不管是工会成员的素质还是工会领导层的素质。
创新工会维权的方式
有的业内专家还指出,工会在拥有了一定的权力后,还需要创新维权的方式,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法规研究一处处长关彬枫认为,创新维权方式可以从健全维权的组织体制入手,加强县级和乡镇工会建设,发挥地方工会与产业工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与企业工会、上级工会与基层工会等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探索上级工会代行基层工会维权职责的措施和办法,加强上级工会对下级工会的指导和服务,形成协调联动的格局和维权工作的整体力量。
有了组织和体系,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来配合,为了适应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对维权工作的需要,农民工输出地工会与输入地工会联合互动,可以构建“源头建会、属地管理、联合互动、双向维权”的机制;不同城市工会通力合作,创建城际间工会维权联动机制,变“点式”维权为“线型”维权,增强了工会维权的整体力量;一些地方工会按照社会化的方式组建职工法律维权中心,建立职工法律援助机制,搞好个案维权,为职工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援助和服务等等。
提高工人维权的意识
在一些事故中,有的工人根本就没有维权的意识,更谈不上发挥工会的维权作用了。有关专家指出,在企业主没有给工人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和法制知识教育时,工会应该主动承担起帮助工人提高法律意识的义务。工人在知道企业在违法违章进行冒险作业时,要知道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拒绝这样的冒险作业。(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