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农村市场经济的基础,业务经营要想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必须要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与任用。人才是推动金融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也要靠人才。面对信用社与农行脱钩后的改革与建立自律体系的新形势,加强人才的培养、选拔与任用是当务之急。
一、 树立强烈的人才观念,确立“人”的中心地位
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后,面临着自身业务如何拓展,适应金融市场的剧烈竞争。要规范管理、拓宽经营、提高效益、接受新的改革挑战,对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从目前农信社的现状来看,表现为知识的密集程度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习惯于计划管理模式的人多,适应市场经济、懂管理、会经营的人少;凭老经验、旧框框办事的人多,应用新技术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科学管理的人才少;具备单项专业技能的单一人才多,掌握全面业务,具有多种技能的综合人才少;懂得信用社业务知识的人多,通晓经营管理与金融及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的人才少,决策层、管理层干部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操作层的干部职工也难以普遍掌握现代化的操作手段。
从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新技术开发等金融新业务的拓展的业务人才也十分需要。上述情况的存在,与当前信用社改革发展形势极不适应,直接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为适应金融业竞争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就必须造就一大批具有现代经济知识、懂经营管理的跨世纪人才。因此,对信用社人才的培养、选拔及任用,具有战略意义。
二、注重员工培训,重视人才培养要建立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必须高屋建瓴,站在未来发展的高度,从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着手,培养和造就一支能适应各种复杂情况、具有较强应变能力的职工队伍。一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寓教于文,寓教于乐,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加强职工的政治理论教育、规章制度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以及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和组织能力的锻炼。二是要给职工提供各种机会,让其参与自学、函授、夜大等学习和各种考试;只要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都应鼓励其参加,激励职工岗位成才。
首先学习要适用,要从工作的实际出发,组织工作中迫切需要的知识的培训和学习,缺什么补什么,以便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其次是要组织高、尖、新知识的学习,对职工的培训不仅要着眼于当前的、尖端的、全新的、未来具有较大发展前途的知识的培训,使整个职工队伍的素质不落俗套,而且要给职工创造条件,让其学习本专业以外的专业知识,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科学技术知识及粮食、水利、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多方面的知识,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只有知识丰富了,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在工作中才会不走或少走弯路。
三、 善于发现人才,科学选拔人才
发现人才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途径,其一是通过各种途径,举办各种活动,使内才外观;其二是检查工作,掌握创绩者某些方面的才干;其三是对进言献策进行评价,如某项的意见和建议经采纳后,确实可行,能获成效,就应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肯定;其四是对可以培养或使用的人,有意识把某项任务交付与他(她),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同时在人才的选择中,要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需要出发,按照“四化”方针,考察干部的德和才,要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看,把那些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大胆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按照公平的原则,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思想,树立不唯年龄看本领,不唯文凭看水平,不唯资历看能力的观念;破除单纯求稳选拔人才的思想,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并树立从实践中教育引导的观念,破除离开实践选干部的思想,树立到业务工作主战场去鉴别干部、发现人才的观念,破除部门界限,合理地、大胆地选拔有用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的可喜局面。
在选择和衡量人才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看人要全面、辩证地看,一定要看其真正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敢于把勇于开拓创新的干部和勇于坚持原则、抵制错误倾向、坚持清正廉洁、紧密联系群众的年轻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让其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不断成长。只有转变观念,在发现选拔和培养干部的时候才能开阔视野,才能不求全责备,才能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才不拘一格、择长所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造就一大批跨世纪人才,为农村信用社的开拓发展做贡献。
四、 合理配置人才,科学使用人才
信用社岗位很多,合理配置人才十分重要。目前,配置人才有五个类型:一是操作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是信用社业务经营第一线的具体业务技术操作者,在人才配置上应选配熟练业务技巧和服务态度热情以及政策制度强的人才担任。二是经营开发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在信用社组织、分配和融通资金活动中,能创造经营新方法,开拓业务新领域,扩大经营新成果的专门人才,应配置一些具有较高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熟悉经济、金融政策规定,掌握一些企业财务知识和信用社业务技术的人才担任。三是内部管理型人才口这类人才是进行全面组织、协调、决策、指挥工作的,因此,管理型人才必须素质要高,头脑要活,思维要广,决策要准,信息要灵。四是核算监督型人才。这类人才在工作中的特点是准确、及时、周密、高效。这就要求这类人才不仅要熟悉专业理论、业务技术和各项章法,还要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
科学使用人才要注重实绩,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首先,要才尽其用、用之有方。谚语说得好:“骏马能历险,犁固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人才贵迁用,慎勿多苛求”。为此,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因事而宜,真正做到人尽其用、用之有方。其次是要把握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个尺度。在对干部的使用和管理上要放开手脚,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心,为他们创造性地工作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精神基础。
其三是要当好他们的参谋和导师,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汇报,及时为他们解决疑难问题,解除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要建立起一整套考核机制,加强职能部门、班子内部、党团的组织的监督,加强职代会、群众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评议,加强考核,遵循“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原则,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奖勤罚懒、赏优罚劣,为他们施加最佳的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