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西克拉木的“特殊情缘”


西克拉木的姐姐唱起了歌儿庆祝十七大召开。

  本报讯   国庆节那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9团副政委兼工会主席于葵亲自把一面写着“拾花突击队”的红旗授予托克逊县依拉胡乡的维吾尔族西克拉木拾花队。说起西克拉木,他与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还有着一段“特殊情缘”呢。

  5年前,内地发生了“非典”疫情,而兵团秋收拾花需要大量劳力,从内地雇拾花工受到了多方面限制。为了加强兵团与地方的团结,加深各民族的团结,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王乐泉号召地方农民支援兵团团场拾花,补充团场劳力不足的空缺,使兵团和地方共同增收。当时任村长的西克拉木听从王乐泉书记的号召,积极组织60名村民支援兵团秋收拾棉花,并且亲自带队来到149团13连,开展劳动竞赛,每天每人拾花80公斤至100公斤,不少人还达到了日拾花150公斤以上。

  5年来,他们辗转于相距400公里远的149团拾棉花100多万公斤,不但补充了149团拾花劳力不足的空缺,还拿回拾花款80多万元,增加了收入,家家盖起了新房,达到了王乐泉书记提出的兵团和地方“双赢”的目标,加深了民族团结,推动了兵团和地方共同发展。由于西克拉木带领的拾花队员个个都是“百公斤”突击能手,所以他被托克逊县和149团共同授予“民族团结带头人”、“勤劳致富带头人”称号。

  5年后的今天,西克拉木举着红旗深情地说:“5年前我响应王书记的号召,带领乡亲帮助149团拾棉花,增加了收入,再加上我们自己种植的葡萄、玉米等,使我们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劲头更足了。现在我虽然老了,不当村长了,但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还要带领乡亲们支援兵团团场拾花,增加收入。现在我们56人每天拾花6000多公斤,平均每人100多公斤,个个都是‘拾花突击手’。所以,我与王乐泉书记的情缘更深了。十七大召开了,我和乡亲们都十分拥护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我们一定更加努力奋斗,用优异成绩向十七大献礼。”正在拾花的西克拉木60多岁的姐姐即兴唱起了欢快的歌——金秋多美好,棉花笑开了,喜迎十七大,小康社会要靠我们双手来创造……

  临别,149团副政委兼工会主席于葵向西克拉木说:“谢谢你们帮助我们149团拾花,让我们共同用优异的成绩向十七大献礼,让我们与王乐泉书记共同的情缘永续……”(武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