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能否替代中国的生产地位?

  美国CNBC网站报道称,由于中美贸易战产生的贸易转移效果,越南对外贸易正迅速发展并刺激经济增长,不少企业也将越南作为中国以外的生产替代地。但CNBC援引数据表示,在产业链与人力资源等领域,越南与中国还有巨大差距,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越南的瓶颈

  CNBC报道说,作为东盟“前沿市场”,越南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并成为国际贸易投资新的热门目的地。野村综合研究所一名高级经济师称,受中美贸易冲突影响,中美公司的市场份额遭受损失,而损失的市场份额被越南公司抢占。

  根据越南统计局数据,由于贸易增长迅速,今年三季度越南GDP同比增长7.3%,高于二季度的6.7%。渣打银行称,短期来看,越南仍是东盟国家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但越南也存在显而易见的瓶颈。在全球制造业产能方面,中国占据全球产能28.22%,美国为17.23%,越南仅为0.27%,“规模差距实在太大”。

  此外,CNBC援引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经济师肯尼·列尔的说法称,与中国相比,越南最大的问题在于供应链与劳动力。在人口方面,越南仅为中国的1/14,越南总人口数不到1亿,劳动力人口为5750万人,仅有12%左右是经过专门培训的生产技术工人。这一数字无法与中国相比,也无法满足目前快速增长的需求。

  另外,越南的基础设施如公路、港口和货物装卸能力仍在建设中,显然无法与中国巨大而完善的基建体系相比。由于制造业体系与产能的差距,越南显然也不具备充足的供应商基地、零部件与服务供应体系等。

  越南的隐忧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产业向越南或其他国家迁移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规律,因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是动态调整的,并非一成不变。越南的优势在于人力成本较低,对外国投资的政策力度更大。此外,越南是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东盟成员,与其他成员国互享低关税。

  尽管越南经济获得增长,越南并没有成为中美贸易战下的“无忧乐土”。今年6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将越南描述为“几乎是所有国家中最恶劣的(贸易)滥用者”。7月,美国对越南钢铁征收超过400%的关税,称其生产地是中国台湾和韩国。

  越南一名资深经济学专家透露了一点担忧,他认为越南目前的外商建厂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外包给当地的制造商来完成组装和制造、建立新的生产线、收购并购当地工厂。就目前的情况看,很多厂商“急病下猛药”,直接跳过上述三种模式,即商品直接跨过生产环节,以成品转移到越南,重新打包贴上“越南产品”的标签出口。

  “美国何尝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这名专家表示,一旦证据确凿,越南多项出口商品也难以避免被加征高额关税的命运。

  中国的优势

  CNBC表示,没有任何一国能够完全吸收因贸易战而从中国转移出的产能。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贸易战不大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大规模移出中国”,更何况中国已开始对国内工厂进行高技术、自动化与智能化改造,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升,而这在越南“还需要很多年时间”。

  白明表示,东盟国家相互协作分工,其整体竞争力值得中国重视。但中国有其他国家无法匹敌的优势——中国的产业链完整,也有足够大的市场,这对很多外资都构成吸引力。此外,中国的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产业配套齐全生产效率较高。

  观察家说,越南及其他东盟国家未来可能会承担部分产业分工转移,但无法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