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三农” 老树“抽新枝”
湖南汨罗市社深化综合改革创出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
近年来,湖南省汨罗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践行湖南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 战略,把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速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完善体系、做强实体、拓展服务”的发展思路,坚持为农、务农、姓农服务方向,推动了供销合作社改革事业的全面深化,打造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地方版”。
高站位推进改革
下好兴农“一盘棋”
汨罗市始终把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作为加速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专门成立全市供销合作社改革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6位市委常委、1位副市长为副组长,严格按上级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全力抓推进,确保改革事项优先考虑,矛盾问题优先解决。同时,该市注重对表上级精神,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具体目标,切实做到顶层设计、地方实际和整体布局统筹并重,制定了实施方案,出台了考核办法,明确了建设任务,并将供销合作社改革工作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评,权值占改革单项的1/4,实现了考核问效,年终总评。
为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该市在经费上给予了重点倾斜。2017年起,连续3年共安排专项资金1760万元,争取省市经费790万元。引入湖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进驻各镇惠农服务中心,开展合作社信用等级评定、小额信贷等金融服务。
高标准构建体系
织就惠农“一张网”
为创新行业治理机制,规范社有企业管理,作为行业领导机构,该市社组建了市级惠农服务公司,实行社有控股、实体化运作;组建社有资产管理公司,委派法定代表人和特殊股权合伙人到社有企业兼职或担任监事,对11个社有企业全面监管。
截至目前,汨罗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资产已突破10亿元大关,社有企业收益突破了1200万元大关。在乡镇,汨罗市社着力做强基层社实体,积极组织辖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涉农企事业单位等组建“两组织一平台”。其中,弼时镇引进投资2880万元,新建供销大厦,带动就业130人;白水镇改扩建惠农服务中心1个、电子商务综合体1家、大型超市1个;屈子祠镇翻新改扩建范家园老供销大楼,实现社有资产增值80%以上。在村级,市社坚持联农惠农,搭建基层服务网络。持续巩固基层一线供销阵地,发展村集体经济,在市社的主导下,由乡镇基层社与村支“两委”合作,通过“社村共建”,大力推行“合作社+农户”模式。领办、创办的77家惠农服务社(村级供销合作社)、1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吸纳农民4.2万人,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行者、带头人,促进农民脱贫增收。
高质量打造平台
服务农民“一条龙”
为实现农业生产服务新成效,市社组建了汨罗市农资配送中心,建立14个农资连锁超市、178个农资服务部,年销售农药、种子、化肥1.2万吨,市场份额达65%。此外,市社还加入了中国供销无人机联盟,成立了汨罗市飞防大队,由市农合联开展无人机飞手操作、虾稻综合种养、新型职业农业培训等各类培训7期,培训农民1500多人次。截至目前,市社系统共拥有78名专业飞手、93架无人机,全面服务面积超过18万亩。2018年,市社还组织了14名飞手、18架无人机远赴新疆地区进行棉花植保作业,创造劳务收益50多万元。据统计,市社系统在13个镇惠农服务中心流转土地14.5万亩,托管土地21万亩,通过提供耕、种、防、管、收、烘、储、卖等8类生产服务,为农民减低生产成本约2400万元左右,有效地破解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难题。
市社还以改革扩大生活服务新载体,在全市新建77个村级惠农综合服务社,改建6个乡镇基层社集贸市场,改造3个城区专业性交易场所;投资新建供销农资配送公司,发展农资连锁超市15家、农资服务网点115个,市场占有率近70%。农村电子商务也是市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市社共建设9个电商综合体、155家电商服务站(生鲜超市),2018年实现销售额1.58亿元,其中农产品占比超过30%,线上销售近2000万元,年增长30%以上,为服务城乡居民“最后一百米”提供了有效支撑。
供销合作社改革事关乡村振兴,既是一项政治任务,又是一件民生工程。汨罗市社在汨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供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立足三农、面向市场,继续坚定不移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让这棵“老树”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新芽”“抽新枝”“结新果”,开创供销事业新局面。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河北省社:举办聚焦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培…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