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产政策利好中企赴日创业
自“日本再兴战略”提出以后,当地实施了众多创业支援战略。受其影响,日本新设立企业率缓慢上升,创业阻碍降低。有调查显示,在创业阶段重视知识产权战略的日本企业比例仅为两成,主要原因有缺乏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资源不足难以设立知识产权工作人员专职岗位、缺乏与相关专家的交流机会等。
“在日本投资创业,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非常重要。”在日前举办的亚洲知识产权沙龙活动上,国际代理人联盟(FICPI)成员佐贯伸一表示,日本政府在2018日本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中对创业行为进行了知识产权方面的鼓励,如培养科技人才帮助拓展相关业务,促进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相关活动等。
据中科院相关专家介绍,为支援创业企业的知识产权活动,日本专利局实施了一系列相关促进政策。包括开设专门针对创业企业的网站,提供政策、研讨会等相关信息;为满足条件的企业减免专利审查费和专利年费,提供包括PCT国际申请在内的海外申请费用补助;实施知识产权加速计划,以创业企业为对象,建立知识产权和商务专家团队,为企业遴选合适的技术和出口战略;通过日本贸易振兴会创新项目,开展海外业务拓展支援,引入海外导师梳理商业模式和演示文稿,为企业参加大型国际展览会提供帮助;加速专利审查流程(据统计,从提出专利申请到最终获得审批,普通审查流程平均需要14.1个月,快速审查流程需要5.3个月,超快速审查流程仅需2.5个月);此外,企业还可与审查人员直接交流;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针对创业企业的各类活动,介绍知识产权制度,倾听创业企业反馈等等。
“日本对计算机软件相关发明的保护比中国相对宽松,如计算机程序可以直接作为权利要求保护的主题。日本近年的审查实践显示,关于人工智能以及AI相关比较热门领域的保护也可参照计算机软件相关发明的保护政策,这对新创立的人工智能企业来说是一个福音。”佐贯伸一表示,对人工智能企业来说,知识产权保护非常重要。如IBM在2016年就申请了8088项专利,其中2700多项专利和人工智能与认知计算相关。英特尔近年来也对人工智能芯片的关注越来越多,对人工智能芯片的知识产权布局日趋完整。
2018年12月30日,新修订后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自由贸易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通常被称为11国TPP协议)生效,给日本的知识产权制度也带来了一定影响。
“其中一个关键变化,就是那些在11个TPP协议缔约国境内提交申请后超过5年或者在提出审查申请后超过3年因遭遇不合理延迟而未能获得授权的专利将能够延长自己的保护期限(专利保护期调整)。此前,这项规定在日本境内只能适用于某一部分特定的发明(如医药领域发明),但是现在该规定可适用于所有在审查过程中遭遇不合理延迟的申请。”日本专利律师协会代表松田成志(Seiji Matsuda)表示,这种专利保护期延长制度会使在其他国家遭到不合理审查延迟的日本及国外申请人得到便利。
此外,日本正在着手引入一项新的政策,目的是满足11国TPP协议的要求并在侵权商标与已注册商标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大幅度加快相关商标侵权案件的结案速度。“上述变化所带来的好处在于商标持有人可以获得涉案商标的注册和维持成本费用,且商标持有人可以迅速要求法院向侵权产品发出禁止令,从而减少侵权产品在市场上的公开流通时间。”松田成志说。
高沃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吴彦玲还提示企业,日本专利局自4月1日起将实施新的官方收费标准,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费用上调17% 左右。这次上调实审费用有助于缩短一定的审查期限,提高专利审查质量,企业要做好相关应对准备。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敲响“第一槌”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