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职工身份 兴办农业产业 实行开放经营
本报讯 近年来,通过狠抓稳定、深化改革,湖南省安化县供销社迈入了第二次创业的起点。到2003年底,全社实现商品总销售16500万元,企业资产承包出租年收入达到460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1998年,年仅35岁的刘志伟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了县联社理事会主任。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巨大的压力,刘志伟带领一班人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和深刻的反思。他们一方面从稳定入手,调整充实了基层社领导班子,制订了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制;另一方面积极筹资偿还部分社员股金和发放退休人员生活费,使全系统基本得到了稳定。
2001年中央再贷款解决部分股金问题后,安化县供销社开始考虑进行深层次改革。经县社党委决定,该社全面推行了资产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改革,当年置换资产150万元,置换职工身份168人,占企业总资产的50%和在职职工的68%。改革后仅社统一项就节支19万元,企业一举扭亏。此后该社又先后对所属10个企业实行了破产重组。该县供销社系统原有23个企业,3337人,退休人员1090人,通过改制后,置换职工身份423人,安置职工250人,建立股份企业2个。全系统2914名干部职工全部参加了社保统筹。
安化县供销社在抓好稳定和改革的同时,及时调整思路、积极寻求供销社事业的发展方向。2002年以来,该社创办种植、养殖、加工和农资专业合作社10个,兴办了柑桔产销专业合作社和红帅果品有限公司。2003年该社共加工销售蜜桔10万担,产值达800万元,约占全县外销量的60%,当年为农民增收达200多万元。安化县社创办的两个优质水果基地每年产水果达10万公斤,出圃苗木3万多株,企业年收入达2万余元,真正发挥了生产示范和技术示导效应。安化县社在摆脱重负后,发展势头一路上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越走越远。2003年,该社创建的“安化县山里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野生菜、农家菜、红茹果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了韩国市场。当年实现产值60万元,在推行企业承包方式的改革上,安化县社打破经营资产闭关自守、垄断竞争的内部承包常规,实行开放经营、“完全竞争”的全社会投标租包的经营方式,招商引资2000万元,办起了占领全县主要城镇市场的7个工业品超市和两个农贸市场,再造了供销社经营网络的繁荣景象。(黄歌)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梁山县供销社强固基础促发展
- 下一篇:肃宁县供销社潜心构建新网络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