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企呼唤棉价稳定
对于棉价下跌,纺织企业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兴奋,不少纺织企业却希望国家应尽早采取相关措施稳定棉价。
河北石家庄常山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士认为,棉价不稳致使纺织企业采购皮棉的频率增加,每次采购的数量较小,从而导致原料一致性较差,进而影响了纺出来的棉纱质量和价格,因此,“吃亏”的还是纺织企业。苏州银港纺织品有限公司的分析员认为,棉价下跌很可能对近期不稳定的棉纱价格形成压力,棉花企业和纺织企业其实是“孪生兄弟”。
尽管理由不一,但两家纺织企业都非常希望国内棉价稳定,从中不难看出纺织企业对棉价稳定的渴望以及从全局考虑平衡棉花产业链各个环节利益的必要性。
棉价下跌原因多
据了解,我国目前棉花价格正经历着由高到低的剧烈变化,那么,当前棉花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棉花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国内需求下降,改变了供求关系。首先,棉制品出口下降。过去我国是对美国服装出口的第一大国,后由于受配额限制,变为第三位。另外,我国棉花生产成本高,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一些纺织企业纷纷从国外进口,影响了国内棉花销售。第二,库存积压日趋严重。据了解,目前,还有大量棉花露天存放,致使棉花质量下降,甚至国家储备棉也有1300万担存放在棉花周转站和条件简陋的仓库里。第三,国家实施了放开价格,建立了市场机制的改革。随着改革的推进棉花市场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因此,棉花的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国家不再作统一规定,国家主要通过储备棉调节和进出口调节等经济手段调控棉花市场,防止棉花价格大起大落。据介绍,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当年就使每担棉花价格下跌了200元左右。第四,消化储备棉尚需一段时间。我国棉花到“十五”期末才能消化多余的棉花,供求才能大体平衡。因此,在这期间棉花价格不会出现大的上扬。
此外,这次棉价下滑绝非偶然,其中也有多种利空因素累积起来的结果,主要是向欧盟和美国等主要市场出口的纺织品服装外销价格因配额价格越炒越高,增加了成本,使纺织企业出口利润不断减少;另外,纺织企业棉纱、棉布库存量春节以来一直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内销市场上大部分棉纱的价格已有回落迹象,内销利润再受考验;外棉、新疆棉纷纷“寄售”,纺织企业采购渠道更加多样化,地产棉并不是纺织企业的惟一选择;最后,近期期货、撮合价格下跌促使纺织企业对近期棉市看空,希望现货价格能跟着下跌,从而逢低买进,适时补充并不充裕的原棉库存。
棉价下跌谁受益
在采访中对于棉价下降,很多纺织企业并没有太多的兴奋,他们倒是希望国家尽早采取相关措施来稳定棉价。
作为上游原料产品,棉花价格的涨跌对下游棉纱产品的影响都很大。现在看来,棉价对下游棉纱产品行情所起的作用更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棉花价格的下跌造成棉纱价格的回落,同时随着价格的回落,买盘持币等待价格进一步回落的心理十分普遍,导致整个产业链产品交易的低迷,从这个角度看,棉花价格的下跌对下游产品行情是有伤害作用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棉纺厂家对棉花价格下跌并不欢迎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棉花价格下跌对下游纺织品造成的不利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出来。近期纺织品市场全棉类行情弱势难改,虽然多数产品维持原有水平,但是部分品种微幅降价销售已成公开秘密,市场中心价下跌迹象明显,各厂家配棉不同,价格差异也较大,市场成交总体比前期缩减,下游织布厂家也在抱怨全棉坯布价格滑落,而很多客户往往拿棉花价格下跌来“说事”,从而达到压价的目的,这种态势下部分纺织企业生产显得困难重重,个别企业开机率出现了升而复降的局面,特别是一些资金及规模较小的纺织厂在目前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棉价的下跌对目前棉纱产品拉大盈利空间却很有利。由于全棉纱产品的下跌空间没有棉花大,因此,全棉纱产品的盈利空间得到了拓展。目前,全棉纱产品在棉花价格下跌的情况下维持着相当不错的利润空间,只可惜的是产品的销售局面迟迟无法打开,全棉纱产品“有价无市”的格局只能够让人备感无奈。
另外,由于进口棉相对的价格优势及“买涨不买跌”心理的普遍存在致使纺织企业不断压缩对地产棉花的采购,而用棉企业的这种低调行为和心理反过来又加剧了棉花企业的恐慌情绪,导致棉花成了烫手山芋,棉商纷纷压价抛售产品,国内棉花市场现货价格因此呈持续阴跌走势,价格连续下跌,在目前的价格水平,大部分棉花经营、流通企业都处于亏损局面之中,亏损幅度平均在200-400元/吨之间。同时,一些大中型棉麻公司坚守的心理底线也逐渐崩溃,亏损似乎已成定局。
在这种棉价下跌的形势下,农发行在部分地区已开始回收贷款,这使占用量较大的部分省市级棉麻公司感到相当大的压力,卖还是不卖?这对“捉襟见肘”的棉花贸易企业更是“雪上加霜”而银行却稳收利润。
棉价短期反弹无力
天津亚历山大纺织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士认为,棉价下跌已经对近期不稳定的棉纱价格形成压力,使得棉纱价格出现下调,一损俱损,不利行业发展。因此,很多纺织企业都期盼棉价稳定。这让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纺织企业对棉价稳定的渴望。
据了解,棉花行情在下跌到目前价格水平之后,很多棉纺企业对是否还有下跌空间以及是否会反弹的争论显得十分激烈。但记者与一些棉商的交流中发现,这些棉商对短期内的棉花行情基本上不看好,他们普遍认为棉花行情短期内反弹无力。其理由主要是:一、近日农发行已纷纷致电各级棉麻公司,要求从4月中旬开始进入还贷期,希望各方加快棉花销售进度,准时按合同足量还贷。由于春节以来棉花的销售情况一直不太好,棉花厂商手中都持有大量的库存,资金一直无法顺利套现,现在农发行又开始催收贷款,这种情况下棉花厂商只好抛售手中货物来回笼资金,从这点看,棉花行情还将受到降价的冲击。二、市场到目前仍没有启动迹象,市场信心不足。原本人们还以为,随着棉花价格的下跌,市场购买力也会随之出现,但这次人们错误的估计了市场形势,即便到目前棉花厂商已经发生亏损的情况下,棉花现货市场的交易还是一副冷清的局面。三、新疆棉正在陆续出疆,内地棉花价格将受到冲击。目前新疆棉花的运输情况得到好转,前期签订了合同但是未运出的棉花正在陆续发运出来。四、当前棉花市场供应充裕,“缺口论”下没有了“缺口”支撑。因此,国内棉花市场的供应在当前应该说是十分充裕,棉花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有好的表现出现。
现在看来,近期棉价仍难摆脱压力,不但无力反弹,甚至还会小幅下探。许多纺织企业采购棉花较为消极,部分库存量较大的纺织企业开始发愁如何降低棉花库存。
总之,棉价的深幅下跌,是棉花产业链各方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持续下跌对整个棉花产业链的负面作用首先是纺织产品销售会出现滞缓,因为预期下跌造成对后端产品也买涨不买落;其次临近新棉种植,棉价的下跌会抑制棉农增种的积极性;另外,作为产业链的流通商在价格上也处于普遍亏损状态。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114点:大跌缘何不惊
- 下一篇:现货主导期货 郑棉弱势不改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