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点:大跌缘何不惊

    4月20日,国际大宗商品总体呈跌势,而纽约棉花期货更是如泄洪一般,跌了个底儿朝天,其5月合约跌了114点,跌穿了52美分/磅的关键位,而7月合约则跌至52.81美分/磅。面对纽棉如此不寻常的“跌”势,结合国内现货疲态百显的状况,我们不禁发问,今年的棉花到底怎么了,纽约棉花期货为什么一夕之间就“雪崩”了?

下跌难道是一种必然

    114点,如此大的跌幅近年少有,但国内的棉花市场却显得很平静。

    这种平静是出于意料之中的一种坦然还是新一轮行情前的一种孕育呢?

    江苏华宝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雄兵认为,纽约棉花期货下跌是必然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美国90%的棉花都已经出售,市场上没有棉花。再加上近期大量进口棉涌入,使国内市场的棉花供大于求,中国棉花需求的不旺盛直接导致纽约期货的疲软。

    据官方统计,3月份我国纱产量为130万吨,创历史新高。有如此高的纱产量的支撑,为何棉花价格还呈下跌趋势呢?刘雄兵告诉记者,今年虽然用棉比3月份之后没发生过改变,一直是100%进口棉,但用棉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每月减少了15吨,因为粗支纱现在利润很薄或者根本没利润可言,许多纺织企业都停止生产,而转为高附加值的产品。他认为,按纺织企业的情况看,3月份的实际纱产量比官方数据应该少20万吨左右,纱产量的减少也直接影响到用棉量。

    天津纺织公司的一王姓经理告诉记者,纽约棉花期货下跌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市场在下跌之前的几轮盘整中已经有这样的预兆,所以下跌之后并没有引起市场的很大波动。纽约期货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市场的棉花总体供大于求。他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的用棉比一直都没有改变。

    天成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经理黄涛认为,5月合约跌114点并不奇怪,这是早晚的事情,从技术面上来看,破位大跌前纽约棉价总体偏弱,均线系统维持了良好的空头下跌排列,棉价运行于短期均线之下,KD指标与MACD指标运行于弱势区域且快慢线逐渐粘合形成空头下跌排列的趋势,MACD指标柱体已经位于0轴之下,且有增长的趋势,因此棉价在盘区下沿5月合约52美分的支撑时,技术面呈弱势格局,破位下跌的概率非常大。

    中国棉花信息网国际部纪红在谈到此次纽约棉花期货的下跌时,第一句话与黄涛有惊人的相似,她说,纽棉大幅下跌并不奇怪,它已经盘整好久了,久盘必跌,114点并不算多。尽管国内一直嚷嚷有缺口,但是全球总的供需是平衡的,随着外棉的大量涌入,我国棉花市场已经被纳入了全球市场范围。物不缺,不足以为贵,市场压力大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配额发放时间不明。往年国家配额发放都比较分散,增发时间和第一次发放都会相隔几个月,这便给了工厂一个逐步消化的过程,同时也往往让国际市场的棉价随之跟风,中国一买,棉价就涨,中国不买,棉价就回落,以致我国在进口棉上损失很多金钱。但是,现在我国的调控功能越来越高明,国际市场久久等不到国内发配额的消息,已经开始对棉花后市不乐观。

    第三个因素是纺织厂进口棉花趋于理性。由于近年来配额的大量下发,多数纺织企业都能用到进口棉,使得纺织企业的采购方式在趋于全年平稳,不再像往常一样死等配额到手,然后大家一拥而上。一些有把握自己可以拿到配额的企业在年度初期就开始着手进口棉花,基本是采取随用随购的方式,因此进口量基本分布均匀,而没有在配额下发后集中进口,这就打破了国外赌定中国在配额下发后会大量进口,并借机拉高价格的幻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际棉价的上涨。

    还有就是,国内棉价受制于外棉的低廉涨不起来,尽管国内棉价疲软,但资源并不稀缺反而供应充足,因此纽棉也不敢轻易上涨,目前内外棉的格局是两厢制约。而我国纺织品出口、纱线销售的不旺,也无法让纽棉看到后市上冲的理由。同时,乌兹别克斯坦棉、澳大利亚棉、西非棉,甚至印度棉对中国的销售份额都在递增,这对美棉无疑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中国棉花商务网CEO顾斌认为,纽棉下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全球供需平衡,全球种植面积增加、期末库存1160万吨具历史第三高库存、美国CCC贷款棉仍有140万吨未输出销售压力大、出口连续两周维持低位水平,8月1日开始取消出口补贴、中国增发配额没有消息等原因所导致的,所以市场压力很大。

    黄涛认为,尽管前两天,我国领导人出访美国,采购三亿美元棉花的利好因素,使得纽棉小幅上扬,但这基本上只是一个政治上的姿态,在官方正式发布消息以前,市场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其利好因素,已迅速地被市场消化。根据市场上人们关于“国家领导人在互访的时候,棉价应该保持一个平稳的走势,不应该出现一个大起大落的现象”的说法,黄涛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说,这次棉价下跌,与政治格局没有任何关系,这是现货商对期货的一种误解,期货只是起一种价格发现、预知未来的作用。

    美国纽约棉花期货下跌被众多的业内人士认为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可见114点或者点的下跌一直都在棉花市场的预料之中,必然的结果带来的是必然的平静处之。

下跌之后的思考

    既然纽约期货的下跌是一种必然,那这对现在的中国棉花市场又意味着什么呢?

    顾斌认为,纽约期货下跌说明美国并不看好本年度棉花。最近由于伊朗核问题趋向紧张,导致国际期货市场上基金乘机拉抬主要商品期货价格,原油、黄金、铜等战略性物资的期货品种价格大幅上涨连创历史新高,但商品的普遍走强并未支撑国际棉价上涨,纽棉只表现跟跌,却没有跟涨,更充分的说明了纽棉自身格局的较弱。

    黄涛认为,7月合约有效下破3月23日、4月11日两低点及前五个交易日震荡区间下轨,日线形成破位下跌的态势,从长线来看,美棉2月份形成头部形态后至3月7日下跌应视为第一下跌浪,至3月中旬反弹可视为第二浪反弹,3月17日至22日下跌为第三浪下跌,22日至4月10日高点为第四浪反弹,4月11日下跌收阴线,12日至19日形成横向弱市整理,周四破位下滑,长线可能延续第五下跌浪;从周线分析,自2005年初棉价上涨后,美棉指数处于48—58美分一线宽幅震荡,交易重心较2004年下半年明显上移,中长线支撑位48美分可能不会被轻易击穿。

    当记者问到“纽棉下跌对郑棉的影响的时候”,顾斌说,郑棉通常受制于纽棉,但这次纽棉下跌,郑棉却反其道走出一个不错的态势,主要是因为目前郑棉的心理支撑太大。国内现货商普遍看涨“五一”节日行情,赌国家政策。但是,他对“五一”后市并不看好。他说,一旦“五一”之后,现货仍不能看涨,有可能出现类似于2003年那样的局面,因为“五一”是本棉花年度人们最后一个“看涨”的期待,一旦不能如愿,随之而来的对后市的恐慌以及还贷的压力,可能导致“割肉”局面的再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