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业界精英 创自由论坛<br/>学习适应 适应学习

    据统计,2004年全国棉花加工企业18000家,在市场整合过程中至少有70%要死掉,但谁都不想死,那怎么办?我个人认为,要想活下来,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学习、适应这四个字非常重要。首先是要适应,第二就是学习。

    针对适应和学习,我个人概括为十句话三十个字:

    高质量。棉花加工企业都是粗放型管理,虽然现在有了发展,但是质量关系非常欠缺。棉花质量符合等级的有多少?很少,真正达标的很少,除非交期货的,检验的比较严格,质量基本有保证,包括新疆棉在内,过去质量也相当好,最近几年也不行了,高质量是长远的策略。

    高信誉。做棉花加工企业有信誉的企业多不多?多,但是没有信誉的企业也相当多。我们现在的棉花加工企业做的不太好,作为好的管理者你要成功,低成本非常重要,这就要靠加强管理,包括方方面面的管理。

    低利润。这个观点在棉花加工企业老板的头脑中应该是今后长期树立的一种观点。我个人认为,棉花加工企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之内,你想获取较高的利润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的价格太透明了,包括国内、国际的,现在信息网络的发展就更加透明,今天什么价、明天什么价都很透明。我主张见好就收,积小利润为大利润。

    稳扩张。现在正是扩张的好时候,18000家棉花加工企业要淘汰到二三千家,虽然现在非常困难,但是也恰恰是作为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也恰恰是扩张的时候。我认为扩张一个是一个,如果你不扩张,那么今后整个市场与国际对接后,你小规模的企业,两三千吨的生产能力在市场上根本站不住脚,特别是低利润的情况下,你的生产没有几万吨,就没能力抗风险。不扩张将来生存的潜力后劲非常非常小,但是扩张要非常稳。

    稳对接。企业扩张对接不稳,这也是一个大败笔,可能把你十几年的心血砸进去。对接有很多方面,小企业与大市场的对接,国内与国外的对接,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对接,现货交易与电子撮合的对接,包括方方面面的对接,包括大量银行贷款、小的银行的扶持,这种对接要求是非常稳的。如果你对接不稳,我们老百姓讲叫工作失误,你工作失误你交不起学费。

    防风险。很多老总在沙龙中都讲到了防风险,好舵手可以看到台风眼在哪,避免在台风边缘把船打翻。风险包括金融风险、贸易风险、现货风险、期货风险。规避这些风险,防止这些风险你靠什么?靠大量的信息,靠你的研发,靠你对市场的分析,靠你对市场的判断。简单说就是靠学习,你就是要学习,方方面面你都要学习,你学习基本到位了,你这个风险预测到了,你这个风险就防住了,防了风险你就赚钱,起码你不亏,如果风险你判断不到,防不了,那么就要失误,那就要亏损,就要垮台。

    善决策。总裁裁什么?裁决!当老板、当总裁、当总经理,该决断的时候,看准了就得马上决断,否则明天、后天价格就会发生变化,你如果看准了今天有利可图,今天晚上能卖出去的棉花就不要等明天。善决断是在你方方面面学习的基础上,在提高自己的基础上你才能做出一个很正确的决断。没有前面你做不了决断。你要善于决断,自己要做什么,或者买、或者卖、或者平。

    求联合。联合和扩张不是一个概念,扩张里面有联合的成分,作为现在的棉花加工企业太小,那你怎么发展自己?我认为,强强联合或者条件具备相近的企业进行联合,是走过当前困难难关的很重要的方法。很多人不愿意和别人合并,怕被别人吃掉,但又总想吃掉别人,又想保住自己的地盘,又不想失去,这怎么联合,这就是矛盾,这就是观念问题,怎么打破这个观念?我这个企业如果大树底下好乘凉,我一定去乘凉,我不怕我这个破车绑在别人好的战车上来,这样带你跑的快。

    求突破。通过联合,通过上面的手段和决策,获得你棉花加工企业规模和效益上的突破,获得你生存上的突破,你效益和规模有了突破,你生存就有了保证,你生存有了保证,你能够审时度势,反过来对你的规模和效益绝对是个促进,绝对是良性循环,最后得到突破。

    我说十句话三十个字,归结起来那就是“学习适应,适应学习”,你要想适应就得学习,你要学习就得促进适应,越适应,你看学习的东西非常多,那么就反过来学习。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