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里的激情盛宴       <br/>——首届中国棉花产业总裁沙龙侧记

    2006年5月27日,在岁月的长河中,无疑只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是对于中国棉花产业而言,却注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河北香河天下第一城,高朋满座。一群推动当今中国棉花市场发展的企业总裁、关注和影响中国棉花产业发展的业界翘楚和学界精英汇集一堂,共同打造并分享一场激情“盛宴”——首届中国棉花产业总裁沙龙。

    五月的北京,因为他们的到来更加明媚,天下第一城因为他们的光临而更加名副其实,在这里迸发的激情将点燃希望,基于这样深远的意义,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主办、山东金高瑭油棉绒加工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中国棉花产业总裁沙龙无疑可以说是2006年度中国棉花产业界的一件盛事。

    有人把市场形象比喻为海洋,随时风云变幻、处处暗礁浅滩,而企业总裁则无疑是船长、是勇士,在这场不带硝烟的较量中,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棉花企业如何调整战略?在过去几年我们有哪些教训值得汲取?哪些成功经验值得总结?市场在等待,总裁在思考,业界的所有人都在急切的关注。对于2006年度我国棉花种植面积该如何作出分析和判断?2006/2007年度将出现什么样的格局?这样现实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无时不在牵动着棉花企业的心。很难作出判断又必须作出判断,独自思考不如群英会聚,作为棉花产业的主流媒体——《中华合作时报·棉花导刊》,召集产业链条中的企业老总欢聚一堂,对未来产业的发展共同判研,为迎接市场的残酷竞争做好充分的准备,更引起了业内同仁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我们看到,山东棉花企业的总裁来了;安徽棉花企业的总裁来了,河南、江苏、河北……一个个主产棉省的棉花企业走来了一个个对未来充满必胜信心的企业家。

    这次沙龙的主题是“国际博弈中的棉花市场和企业”,定位于“国际视野、战略思维、高端智慧”,在这里有激情的碰撞,有智慧的启迪,参加沙龙的企业家们都清醒地认识到,或许不能通过这次短暂的聚会就使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迎刃而解,但是他们坚信,今天思想的火花必会点燃无穷的智慧,今天观念的转变必会带来明天发展的奇迹。

    “沙龙的特点是大家说、抢着说,没有绝对的结论,这才叫沙龙。”清华大学教授俞飞一席话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总裁们更是对此次沙龙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自己企业关心的问题与其他企业家和教授交流探讨。本次沙龙的协办单位金高瑭董事长郭重安说:“我们企业的定位是棉业发展,我自己理解棉花产业广义上应该分成三层,一是棉纺织业,二是棉花加工贸易,三是棉花种植。今天有幸请到了这么多朋友,在这里开会有两层含义,一是这里有优美的环境,能够让企业家静下心来研究深层次的问题。二是因为我们所经营的棉花产业正在变性,变为金融的延伸品,希望我们棉花产业界的总裁能在这个世界金融精英经常聚集的地方,学会如何从棉花总裁延伸成为金融专家。”中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康玉国也谈了自己的感悟:“今天召开棉花产业沙龙,是我们期待很久的事,以往参加会都是正经八百地坐着,主席台和会议代表分开,沟通起来有一定的障碍,也缺乏随意性,沙龙这种形式,大家畅所欲言,可以就自己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我认为这种形式是我们棉花产业界工作的创新。”

    首届棉花总裁沙龙为期两天,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原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棉花协会副会长林乃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局长、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史建伟在沙龙中分析了当前中国棉花产业形势,并对棉花后市进行了预测。北京大学教授王俊宜还为总裁们举行了精彩的讲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