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进入新周期      <br/>——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对外国际贸易分析

    分析经济形势的四大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和出口增长率。看形势就看四个率,经济平衡有两种方式,即两个胳膊,一个胳膊是财政政策,一个胳膊叫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财政的收入,一个方面是财政的支出。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财政政策就是用税率。如果通货膨胀那就提高税率,增加税率,抑制过热的经济。当不景气的时候政府采取扩大支出,建设高速公路、港口,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支出。当通货膨胀时,政府就紧缩支出。

    全世界宏观调控有四个手段,第一个手段是利率,第二个手段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第三个是贴现率,第四个手段,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买卖国债、各种债券。

五大问题和五个平衡

    从世界的经济形势发展来看,近5年来世界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000年的3.6%,2001年的1.3%,2002年的1.7%,2003年的3.9%,2004年的5.1%,2005年的4.6%,预期今年为4.9%,从这可以看出全世界2000年经济形势不景气,2001年没有走出来,到2003年第三季度才走出来。这种经济形势主要是受美国经济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一个经济周期,这是发达资本主义中周期。美国非常明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开始的中周期是六到八年,最近三个周期都是十年左右一个中周期,所以受美国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出现了这种现象。

    中国经济增长率从2001年到2005年分别为8.3%、9.1%、10%、10.1%、9.9%。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要控制在7.5%,今年第一季度增长率是10.3%。

    中国经济里有五大问题和五个平衡。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五大问题:第一大问题就是保持农民增收,在中国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农村问题中,“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问题,现在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比较难,难就在于原材料价格上升,生产资料的价格上升比较快。我国现在拉动经济有三个拉力,一个是内需——国内消费,第二是外需——出口,第三是投资。现在我国三个拉力靠的最多是这两个拉力——外需和投资,如果能够稳定长期的发展主要是靠国内的消费来拉动,所以必须要转移重点,转到扩大内需上面来。

    第二大问题我国投资规模仍然过大,需要抑制一些行业的盲目投资。投资规模过大将导致生产能力过剩。一些主要商品销售不出去导致企业倒闭,然后连环的,几个企业倒闭,一系列的产业链都要倒闭,所以这个问题我国一直在强调。不能把拉动经济增长率放在主要靠投资上,投资过度导致生产资料大幅上涨也是大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要注意四个价格,包括成品油价格、房地产价格、粮食价格和原材料价格。

    第四个问题是能源紧张,有些地方拉闸限电,煤电油的问题很严重。

    第五个问题是我国的企业现在是高耗能、高耗原材料、高污染、低效率、低效益,这些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中国经济五大平衡问题,第一是城乡收入不平衡;第二是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第三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第四是经济和环境不平衡,经济发展了环境破坏了;第五是产业之间的不平衡,交通运输、能源、原材料仍然是我们经济发展的瓶颈。

棉纺织业

失去国际竞争力


    当前,我国棉纺织业的问题主要有四方面:第一是失去了国际竞争能力。这无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价格因素,一个是非价格因素。非价格竞争主要是质量竞争、服务竞争、新产品竞争等等。就棉花来说,当前内外棉价差在2000元/吨左右;从棉纱来看,平均价格高于印度和巴基斯坦,我国棉纱平均价格为2900美元/吨,印度为2230美元/吨,巴基斯坦为2060美元/吨,所以从价格竞争来说,我们棉花和棉纱都失去了竞争优势。

    从非价格竞争来看,主要是质量竞争。在质量竞争方面,我国也缺乏优势,国际上需要无异纤、无污染的精品棉,而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从棉纱来看,我国棉纱没有摆脱低档次,低档次产品过剩,而高档次产品严重不足。

    我国棉花种植和加工业间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小,产量低,棉花需求量存在着很大缺口。2005年我们国家自产棉花550万吨,而我们消费棉花是950万吨,这中间的缺口就三四百万吨。另一方面,我们的棉花收购和加工企业,现在称之为千军万马,经营棉花收购和加工的企业不仅仅是多,而且经营十分分散,没有一家能影响市场的大企业。这就形成了大型轧花企业收购不到棉花,亏本经营,而一些无证经营者成本低,可以低价竞争,所以形成了无序竞争、市场混乱的局面。

    面对当前棉花行业的现状,解决的办法主要有三层。第一,从国家来说,我认为要解决四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对棉农的扶植和补贴问题。中国政府可以加大对棉农生产性补贴,一个是培育良种,一个是防治病虫害。在土壤改良方面,还有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所以中国政府可以在这些方面对农业进行补贴。第四个问题要解决配额问题,中国商业里三个领域的腐败问题,其中一个非常大的领域就是配额,再有出口许可证的管理和发放。

    第二,从行业来看,棉花协会怎么发挥作用,怎么组织行业里的人来合作,怎么能够建立市场秩序,规范竞争,能够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恶性竞争,这方面协会应该起到作用。

    第三,从企业来看,表面上看是价格和质量的竞争,实际上是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目前,我国棉花行业在技术和创新能力上是最薄弱的环节,如果不重视这方面的问题,那么很可能丢失整个市场。

长周期理论

    二战后,世界经济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1948到1973年,这是第一阶段,全世界经济是非常好的形势,高速增长,低通货膨胀阶段,这25年被很多经济学家称为世界经济的黄金时代,沸腾的二十年。第二个阶段是1973年到2003年,一共30年,低速增长。

    长周期理论,二十年高速增长,三十年低速增长这是一个规律。从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四个长周期,每个长周期都命名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哈佛大学教授熊彼得认为,推动经济发展出现新波浪的原因不在于发明,而在于创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出现波浪的原因。

    关键技术用于生产,叫创新。汽车用于生产,带来大量利润,利润上升,就出现了模仿,然后出现了汽车产业。新成立的行业又带动相关产业,计算机出现带动电视机发展,也是用芯片做成的,然后电冰箱、洗衣机都带动起来,然后出现了投资高潮,一出现投资高潮就业就大幅度上升,就业增加收入就增加,收入增加内需就扩大,内需扩大市场规模就扩大,市场规模扩大生产规模就相应扩大,生产规模相应扩大,成本下降利润上升,利润的上升标志着繁荣,所以进入了繁荣时期。社会整体利润上升是个繁荣期,繁荣期要持续一段时期,一般的专利都是保护20年左右,保护过程结束后,技术就陈旧了,技术陈旧带来生产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后,就很容易扩散,扩散不仅在发达国家扩散,在发展中国家也扩散,原来的电视机、计算机只能在发达国家生产,扩散到发展中国家都能生产,中国能生产、印度能生产,扩散后产量大幅度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就实现市场饱和,市场饱和后竞争就加剧,竞争加剧,价格必然下降,价格下降,利润就减少,利润减少,投资规模就相对缩小,投资规模相对缩小,失业人数就上升,失业人数上升,收入就会减少,生产发展就相对停滞,相对停滞下经济就衰退,经济衰退就会持续一段时期,在这利润下降的情况下,所有的企业家就要考虑要摆脱这种状况,摆脱利润下降,所有企业家都要考虑新的创新,又会带来新一轮的周期。这就是熊彼得的周期理论。

    新材料预示着新时代的来临,我认为,从2004年开始世界经济又进入新的周期。

(根据录音整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