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棉花市场述评

    6月份被业内寄予了太多的期望,棉花市场在僵持中出现希望之光,随后沉积于市场众多利空之下。纺织棉花库存相对比较充裕,原料采购计划井然有序,再加上棉花企业普遍面临银行双结零,使得业内人士的心理都不稳定,棉价上涨犹如昙花一现。有关配额发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业内人士,成为主导国内外棉花市场走向的导火索,实质的仓单压力是郑州棉花市场和商品棉电子撮合市场继续下探的主要原因,同时,国际市场因此也先行小幅上扬,在此消息没得到回音后再行回落。

关键因素还数消息面

    6月份,属于消息多发时期,除了往年的天气因素被炒作外,国家宏观面上的消息是影响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多空消息参半和未知因素的困扰,使得人们心理不稳,是影响现货市场上行的一大障碍,同时促进现货销售速度加快,在供应相对充足下,现货市场的回升最终消散在纺织市场逐渐步入淡季的影子里。点击6月份的现货市场,14000元/吨成为棉价涨跌的中心价位,三大因素演化棉价涨跌。

    市场以新疆棉为主,仓单流出速度加快。当前棉花市场的资源构成与往年同期有很多不同点。第一,运输问题不再是制约新疆棉销售的主要问题,寄售成为今年新疆棉的一个特点。对于年年都紧张的新疆运输问题,本年度新疆棉的出运数量和速度都较往年好,据了解,截至6月上旬,新疆棉未出疆数量为40万吨,而未销售数量为80万吨,可见新疆棉大量寄售在内地。据新疆某棉花企业介绍,他们的棉花都已寄售在内地的销售代理处。第二,市场资源相对集中,大多集中在大型棉花企业手中,且新疆棉居多。据了解,河南、山东和河北棉花资源比其他地区充裕,截至6月中旬,河南棉花主要集中在南阳和郑州两地,共约9000吨左右;山东棉花相对多一些,存棉多的棉花企业仍为2万吨;河北一直都是棉企存棉最多的地区,本月虽然棉企销售力度加大,但仍为存棉最多地区。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存棉大部分是新疆寄售的棉花,河北新疆棉和地产棉各占一半。

    随着郑州棉花期货和商品棉电子撮合市场继续深跌,期货价格优势逐渐显现,纺织企业开始着手从期货和电子撮合市场上拿货。当前市场上新疆棉占有主要份额,截至月末,新疆棉3级的销售价格为14200元/吨左右,纺织企业对这个价格并没太认可。CF607合约期现价格倒挂600元/吨左右,这赢得了部分纺织企业的青睐,激发了部分采购者的兴趣,一些纺织企业开始从两个市场的低点购进原料。截至6月30日,郑商所棉花注册仓单4746张,94920吨;其中,C1仓单2236张,C2仓单2510张。

    配额使用不再成为“威胁”。早在3、4月份,外棉使用量相对较大之时,业内人士按照月进口棉进口量和进口棉配额数量分析,预测纺织企业的采购对象将在6月份集中转向国产棉。此时,棉花价格将有部分上升空间。从6月份棉花市场情况看,的确市场上表现出了对国产棉的需求,所以上旬现货市场小幅攀升。

    棉花价格上涨是6月份人们的众望所归,也是存棉企业的最后希望,在棉花进口配额使用“殆尽”中,6月份前期棉花市场走出僵持,棉花价格一度上行,各地棉花价格上涨了100——300元/吨,其中,浙江、安徽棉花价格上行幅度相对较大,最高达到400元/吨,河北棉花价格上行相对较小,但也在100元/吨左右。棉花价格上升的幅度不足以弥补库存等费用的增加,即使浙江地区3级新疆棉一度上行到14500元/吨,扣除各项费用,其价格仍与内地棉13800元/吨的价格不相上下。

    消息风起云涌,心理不稳演化市场涨跌。以棉纺企业无米下锅为由,《中国纺织报》一篇《中纺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呼吁尽快增发进口配额170万吨》的文章引发了6月份棉花市场波动。进口棉配额增发与否成为6月份棉花市场上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国家将下调出口退税、汇率变动等问题时不时地敲打着本就不平静的市场。在棉花进口配额的增发时间和数量始终不确定的情况下,市场承受着未知因素的压力,另加农发行将要实行双结零的督促,当棉花市场小幅上行后,部分棉花企业伺机出售。受两个市场的弱市影响,纺织企业需求不旺,据了解,大部分纺织企业棉花库存都在1个月左右,相对比较充裕,棉价上涨化为乌有。下旬各棉区分别步入下行之中,河南、河北等地3级棉先后跌破14000元/吨,重新回落到13800元/吨,稀释了6月份以来的上涨。
 

仓单压力过重

    6月份,期棉和撮合整体联袂下行,13日,市场以传言配额增发的消息为导火索,上演大幅跳水行情,再加上沉重的仓单压力以及国家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致使直到月末两个市场的行情一直都没能摆脱此轮下行压力。

    郑州棉花期货市场,6月份,期货市场在仓单压力下步步下行,仓单流出的速度加快并丝毫没有缓解市场压力,截至月末,CF609合约下行支撑位下移到14200元/吨,期价下跌500多元/吨。6月份郑州棉花期货共成交204108手,较5月份增加13006手;月末累计持仓量为40366手,较上个月末减少4718手;日均成交量为10561.2手,较上个月日均成交量增加88619.8手。

    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6月份,撮合市场成交量增加订货量减少,行情先扬后抑,呈下跌之势。据统计,各品种累计成交78780吨,较上月增加8640吨;平均每日的成交量为3751吨,较上月减少146吨。订货情况,第一个交易日订货量累计34470吨,最后一个交易日订货量累计22540吨,月末比月初订货量减少11930吨。

    国内棉花市场,国际市场先扬后抑,与上个月比,整体呈小幅回升之势。6月份代表国际现货市场价格的考特鲁克指数均价分别为:Cotlook (北欧)A指数56.42美分/磅,Cotlook(北欧)B指数53.89美分/磅,较5月份分别涨0.98和1.05美分/磅;纽约期货10月、12月合约月均价54.49和56.44美分/磅,分别较5月份涨0.7和1.08美分/磅。由于国际市场棉花销售得不到实际支撑,中旬后市场调头下行,截至月末,国内328级棉价与国际Cotlook A价差上升200元/吨,重新回到5月初的2700元/吨上来。
 

多变时期 时刻关注

    过渡到影响7月份棉花市场中来,主要因素除了天气外,期货和撮合市场的变动将值得关注。

    第一,利空因素仍占主流。虽然7月后棉花进口可能骤减,但7月份棉花仓单压力仍较沉重,流出速度将继续加快,成为仓单消耗的主要时期,棉花企业销售力度将比6月份加大,棉花市场供应量应将比较充足,需求也将因纺织淡季而相应减少。如无根本利好消息,市场仍难走出弱市。

    第二,期货和撮合市场将是引领市场走向的风向标。7、8月份是消化两个市场仓单的主要时期,仓单压力减轻到一定程度后,就当前市场状况、下年度棉花产量预期以及棉花市场积弱已久,都可能成为两个市场上行的动力,如果两个市场上行,必将带动现货市场走高。

    第三,7、8月份是市场的多变时期,8月下旬将是关键时期。8月下旬,2006/2007年度棉花产量将大体得到确定,市场上一些因素都将明朗,如配额发放、纺织出口退税问题,纺织市场也将逐渐走出淡季,市场资源数量等等。当这些因素都逐一明朗后,棉价也将呈现出明朗走势。

    第四,关于不同时期增发进口棉配额可能对棉花市场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国家在今后货币政策上采取紧缩的政策,记者已在6月份市场述评中做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国家如果在7月份增发配额,将是市场中最大的利空,将影响8月份棉花供求结构以及供求关系,势必打压棉花价格。

    据专家分析,在纺织淡季里,7月份棉花市场仍难走出弱市行情。处于市场因素多变时期,还需及时关注市场变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