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特色栏目>> 金点子>>正文内容

“三与法”锻造“标杆班组”

  曾经是的“不入流”班组,如今却名气很大,连续多年“三违”减少、轻伤率下降和产量攀升,2009年荣获安徽淮北矿业班组最高荣誉——“标杆班组”,班长也获得了淮北矿业“劳动模范”称号。这个班组就是淮北矿业袁庄矿采煤一区一班。

  何以产生如此的变化?日前,当笔者来到该班组采访时,班长杨勇道出其中缘由——该班组有55名职工,职工年龄结构为老、中、青,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如何改变现状,甩掉“二流班组”的帽子?该班组通过实施“三与法”人人结对子提技能法,此法大大提高了班组职工整体素质。

  “老与青”互补法:老工人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相对匮乏,思维敏捷不如“80后”和“90后”青工,学习兴趣甚少,而青工理论知识相对老工人略高一筹,但在实践操作技能上与老工人相差甚远。二者互补可实现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技能的双赢。

  “中与青”传授法:占该班组五分之二的“70后”职工是安全生产骨干。他们既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铺垫,每名青工与“70后”手把手结对子传技能,效果自然明显。

  “青与青”促进法: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80后”、“90后”青工,学得快、记得牢。“咱们将青工与青工结成一对一的学习对子,目的就是让他们相互促进,形成你追我干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业务技能。”班长杨勇这样说。

  点评:“三与法”说简单点其实就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在工作过程中发挥个人的长处,互相促进,必然会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