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5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扭亏为盈来之不易 高质量发展前路弥坚
第25届全国磷复肥行业年会在郑州召开
《中国农资》记者 徐晓磊

     2017年在面临化肥需求难以有效提升、外部环境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我国磷复肥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结构调整进展明显,行业效益走出低谷,运行质量稳步提升。这是近日记者从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主办的第25届全国磷复肥行业年会上获得的信息。

    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17年有30万吨P2O5产能退出,另外有12家磷肥企业处于全年停产状态,涉及产能约100万吨左右。2017年全年磷肥产量为1640.7万吨P2O5,同比下降了1.3%;出口491.5万吨P2O5,同比增长了4.6%。在国内磷肥供应量继续下降的情况下,行业效益触底反弹,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92.7亿元,同比上升5.7%,利润180.4亿元,同比增长33.3%,主营业务利润率为3.8%,同比上升了0.2个百分点,其中磷肥行业利润率为2.1%,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总体好于去年。

    在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一些企业在转型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鲁西化工集团走“坚持化肥、走出化肥”的产业发展之路,加快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煤、盐、氟、硅和石化”相互关联的产品链条,2017年实现利润19.5亿元。云天化股份公司大力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多举措开展降本增效,2017年扭亏为盈,全年实现利润2亿多元。行业中还有很多企业在结构调整、节本增效、能耗管理、环保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行业的标杆。这些企业的经验和实践说明,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记者还发现,在创新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的同时,农化服务开始脱虚向实,走向前台,服务在前、产品在后成为营销新策略,成为企业拓展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中化农业致力于中国现代农业综合服务模式的创建,搭建“MAP”服务平台,打造现代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体;金正大集团的金丰公社以“让世界为你种田”的服务模式融合社会资源、农民组织,打造中国首家现代农业服务平台等等。

    另外,肥料增效的研发力度加大,新型肥料占比有所提升。海藻酸类肥料、腐植酸类肥料、聚氨酸肥、水溶肥等肥料品类发展迅速,生物刺激素的研究和应用成为肥料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积极进展,金正大、新洋丰、史丹利等一批企业积极开展国际生产技术合作,有效提升了行业的国际话语权。

    2017年行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2018年全行业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再创佳绩。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周竹叶表示,坚持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环保、增效益,引领化肥大国向强国的转变,2018年行业将进一步去产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培育一批创新型示范企业,特别是围绕行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解决一些关键共性技术瓶颈,集中行业力量突破一批制约行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与设备;高度重视行业间的协调发展,加强行业内外部之间的横向联合和纵向协作;继续深入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行业相关政策标准修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快转变经营理念,深耕农化服务,着力解决农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行业运行监测,深度分析行业变化趋势,引导行业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

    此次年会上,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肥料助剂专业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仁宗当选第一届肥料助剂专委会主任委员。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