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2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故乡的年味

□ 阳煤平原化工有限公司 梦 琳

    记得小时候,一入腊月,年就开始从村里那两盘饱经沧桑的老石磨上悄悄地转动起来。那时过年,虽然乡亲们的生活比较艰苦,但家家却要蒸上一些白面馒头、黄馅团子。两盘坚硬沉重的石磨白天黑夜不停地旋转着,带着父老乡亲们走向新年。

    推年磨的同时,家家户户还要清扫整理房屋,挑一个艳阳高照的好日子,把家里的东西全挪到院子里,用鸡毛掸子或秫秸苗子,一遍遍地打扫墙壁和房顶,扫去沉积一年的灰尘,然后一件件地擦拭家具等物品,再搬回去,适当调整位置,立马新鲜许多。收拾好的屋子,也敞亮了许多,买张年画挂上,记得那时哥哥赶集回来买的《弄玉吹箫》年画,画上的仙女美极了。心里一高兴,过年的感觉就有了。童年时女孩子盼着过年,无非是想头上戴花,穿新衣裳,小男孩想放鞭炮,还可以吃些好的。

    清扫好屋子,接着蒸制发馍馍。开蒸的头天晚上,母亲用温热水和好面,盖上棉被棉袄之,然后放在锅里等待发酵。第二天,一盆盆发了酵的面,像一朵朵硕大的蘑菇,很是喜人。母亲高兴地脱掉小棉袄,卷起衣袖,用她那灵巧的双手分别揉出一个个俊美的发馍,好似展览馆里别致、精美的工艺品。

    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一大早起床,首先把院落彻底打扫一遍,然后给猪羊鸡狗添上食料,人过年,动物也跟着享乐。整个村庄被渲染的红红火火,焕然一新。鞭炮声也响起来,此起彼伏,年味越来越浓。

    除夕之夜,与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只有这顿饭才叫年夜饭。三十晚上是不许串门的,辛苦一年的庄户人家,这一晚过得最开心、最踏实。全家围坐在暖烘烘的火炉边,嗑着花生瓜子,说着贴心话,相互结伴熬年夜。屋外欢庆的鞭炮声响彻夜空,星星点点的亮光在村里各个角落闪烁,年的气氛更浓了。

    大年初一,在家人的眼里才算年真正地到了。天还没亮,吉祥的鞭炮就唤醒沉寂的村庄,各家早早打开户门,接受一波波拜年的人流,亲人邻里登门给长辈们拜年,必须磕头、作揖,这一古老的习俗一直在当地流传,一切真诚的祝福都包含在恭恭敬敬的动作中,他温暖了亲人长辈的心窝,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情谊。

    在年的轮回中,父母老去,自己一年年长大。自从离开老家,生活在城市里,每年都要过年,那些古老的习俗,繁琐的礼节渐渐少了,品尝着一年比一年丰盛的年夜饭,不知为什么,总也吃不出当年粗茶淡饭的香味,更感觉不到当年那浓浓的年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