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2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忆新年

□ 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龚 丽

    当村寨的空气中弥漫着柏香树叶燃烧的独特清香,当成片连排的晾衣架上晒满了压皱的棉袄,当左邻右舍在一起做糍粑的时候,新年就快到了。

    这时,平日里足不出寨的老奶奶在儿孙的簇拥下也要去赶一回场,只为去集市上走一遭,瞧瞧新鲜、凑凑热闹。妇女们则穿上花花绿绿的棉袄,背上背篓,忙碌穿梭在年货摊前。她们不再像平日里那样精打细算,只要是自家大人小孩喜欢吃的,通通都买一点,遇上亲戚家的孩子嘴甜一点的,她们还会大方掏出个五块十块打赏。

    我小时候嘴甜,见人就喊,因此成为过年最大的受益者。母亲不会阻拦我接亲戚给的零花钱,对方给多少,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可表面却装作“硬不要”的样子躲闪在母亲身后,稍后又会在她的眼神默许下,红着脸接过来紧紧攥在手里,然后一溜烟儿地跑去买我惦记已久的头花。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头花,是那种像牡丹花一样大而且鲜艳的花骨朵,扎两个羊角辫之后,套上去自认为特别好看。买完头花剩余的钱,我会给弟弟买两盒他最爱的“擦擦炮”,像火柴盒一样大小,并且印有孙悟空、猪八戒等图案。我胆子小,不敢玩,他却时不时掏出一颗,用力在盒子侧面一划,神不知鬼不觉丢在鸡窝狗窝旁,突然一声爆响,吓得鸡飞狗跳,他却乐得屁颠屁颠儿的。

    农历腊月三十清晨,天刚蒙蒙亮,全村人便被大火炮的一声声巨响从美梦中唤醒。老人们早早起床,把壁炉里的柴火烧得火红,象征一年四季红红火火;媳妇们围上围裙,在灶台前开始准备丰盛的年夜饭;男子们则在堂屋里虔诚地为祖先打纸钱写符包;小孩们各自拿着一盒“擦擦炮”,欢闹着比谁放得更响亮。

    山里人过年讲的是一个热闹,爆炸声一波接一波响起来,山谷里到处回荡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就连山外的人家也能感受到各村寨节日的热闹,于是他们也点燃鞭炮回应起来,新年就在接连不断的声声报喜声中悄悄来临。

    吃过晚饭,就到了互相串门的时候,大家趁着过年难得的相聚,叙叙辈分、拉拉家常、讲讲外面的世界。大年三十的火格外旺,寨里每家每户都会在火铺中心生一笼明晃晃的柴火把满屋子熏得热热乎乎。只要有人来就招呼在火铺边坐下,拿出上好的烟、酒、茶、瓜子糖果,随意尽情享用。大家差不多尽兴了,一家人就围坐在火炉边,开始包包子,初一吃团圆包子,是寨里传统的习俗。我最喜欢揉面,把手洗干净,用葫芦瓢从口袋里舀出雪白的面粉放在大圆木盆里面,在面粉的中间用拳头压出一个小窝,在小窝里加入温热水,慢慢让面粉吸收,全家人齐上阵,蒸一锅白胖胖的包子,有红糖馅的、肉馅的、豆沙馅的好几种,乐在其中。

    准备好了一切,就到晚上十二点了,跨年夜,这时每家每户会放几个超大超响的震山炮,象征着新的一年大顺大发。放完震山炮,父亲就把晚饭时祭奠祖先的冷饭调成一碗水饭倒在后山的岔路口,供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享食。

    一番热闹之后,大山也逐渐安静下来,它环抱着山寨,守护着寨民,默默地开始孕育着新的一个丰收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