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十九大的召开,给大家明确了奋斗的方向。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于农资行业来说,要充分意识到转型发展。 现在温饱已经解决,农业需要给消费者供应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消费者群体随着收入的不同出现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如何找到明确定位,供给他们想要的农产品是农业需要总结、分析、筛选的。农产品整体供应量已经满足需求,未来农业对农产品产量要求要变成次要因素,首先是品质。生产农资、销售农资的人,要攻克的是让农民采用自己的产品后,如何提高农产品品质,保证稳产、增产。
肥料企业越来越多的去做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恰当的产品;企业推出的产品更加讲究安全、环保、更加突出生态,甚至采用一系列传统理论做支撑,向社会提供更加符合环境要求的农业投入品。
从今年产销会上看的话,不管大中小哪种企业,他们几乎都在体现农业服务、种植解决方案,另外在产品上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推出水溶肥、生物肥等高新技术产品。不管企业主动转型,还是被动转型,2017年让人看到了化肥行业的变化。大家都从新产品到新思路、新姿态的转变。
2017年行业会议不再像原来那么密集,然而开的会议也没有之前的火爆,行业冷静了,行业平稳了,对生产、流通、消费者都是好事,对农业稳定发展也是好事。
未来更环保、更高效的农资产品的研发还是热点;未来通过技术集成提高农业效率将被大家认可;未来适当的土地流转下,农业耕作制度的创新也将是新看点;未来高端的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未来种养结合产业链的整合将引导种植结构调整;未来一味照搬的农业引进项目可能会引起反思;未来从终端倒推农业、农资产品的升级将成为核心。
2018年,只要大家能够围绕自身的优势,找到明确的定位,日子应该很好过。如果是盲目的跟着其它企业换包装、换口号,那可能会被行业抛弃。现在对社会新矛盾的理解深度不同,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将出现分歧,未来只要找对了市场,企业的日子应该很好过,农业、农资行业的转型升级一直都没有停,一直都在做着创新,2018年乡村振兴也许会带着农资行业进入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