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个人遇到困难,还是经营遇到问题,我们总是用一句“熬过了冬天就是春天”这样的话来鼓励或安慰。冬去春来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从时间长河看,经历的一切困难障碍的确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具体某个人或企业来说,熬过了冬天并不一定会迎来春天。正所谓”门槛”,过去了就是门,过不去就是槛。而在人的一生中或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门槛,如果仅用“熬过了冬天就是春天”来鼓励或安慰并无可厚非,但如果仅用“熬”等待春天的到来,那么有可能你将会永无春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农资经营都会遇到哪些槛,迈过了这个槛就可能迎来春天,否则可能被埋藏在冬天里。
农资经营第一槛
客户槛
刚开店时,面临两个问题:产品哪里来?客户哪里来?其实产品问题好解决,因为现在是供大于求时代,只是开始启动时需要一定资金,因为是新店,厂家也好,上游批发商也罢,一般赊销的比例不会太大。而客户哪里来是要需要下点功夫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快速取得农户信任。在开店之前,市场并不缺你这个店,开店以后,原来到别人家的农户凭什么要来你这里?仅靠开业活动、低价销售之类可能解决不了多大的问题,首先需要比别人更努力、更突出才行。比如技术服务、推广宣传、示范试验等一样都不能少。
农资经营第二槛
人员槛
经营一段时间后,有了一定的基础,靠夫妻店肯定就不行了,没有几个伙计是做不大的,毕竟需要发展。当然如果只是小富即安,只是当个小生意做做,没有打算向大发展,那就另当别论。或者一开始就是高起点,在市里或县里开个门面,招了些员工,但是同样会面临人员的问题。一方面现在年轻人都怕吃苦,即使能吃苦,但还是不愿意再回农村干活。都希望能走出农村,走向大城市。特别是去城里上过学出来、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年轻人基本都如此。另一方面如果本来就是农村的,能干下去的,要么是自己找不到好工作,要么是稍微干的不错的,干段时间可能辞职另起炉灶。谁会愿意为别人去打工呢?况且农资行业经营门槛目前很低。
农资经营第三槛
管理槛
好不容易找到了小伙伴,但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所以要发挥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那么,如何做到量化管理,提高每个人的效率?在客户数量多了以后,如何更好服务好每一个客户?产品数量多了,如何管理好库存周转?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这个阶段的企业来说,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工作流程是不行的。管理问题就成了企业发展的障碍,一般在这个阶段和后面的阶段,企业更多选择空降兵。但并不能全部指望这就能解决问题,如何与企业自身特点相匹配才是关键,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农资经营第四槛
增长槛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增长一定会遇到瓶颈。这时以前的加法思维就行不通了,那么如何更好保持业务增长就成了大问题。不要以为企业大了就安全了,其实无论企业大小,倒闭是分分钟的事。企业发展也不存在什么安全地带。风险意识是每一个企业家头顶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笔者《企业经营的数学算式》一文提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加、减、乘、除”四个思维、四个阶段。但并不是说每个人都那么幸运,都能很好运用好这几个算法。当增长乏力时,需静下心来回归下本质。你要的是什么?你是不是和最初目的相去甚远?如何取舍、如何转型、如何再出发,都是这个时期必须要考虑的重点。
农资经营第五槛
自我成长槛
之前所说的几个槛都站在企业客观角度来说,其实企业每走一步,伴随的是掌舵人的自我成长。企业发展好时,经营人很容易因眼前成就自满。其实每一个人都差不多,没经历过苦日子就不知道好日子来得不易,但过上好日子后,往往就会忘记曾经的苦日子,或是再也过不了苦日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道至简。真正成长起来的企业和企业家都是几经风雨的人。一个农资店或企业的经营无不如此。因此每遇到经营门槛时,不要只一味的想“熬过了冬天就是春天”。更要知道这些都是经营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平和的心态加上积极的寻求解决的方法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