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11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水溶肥行业亟需创新发展方式
2017年中国水溶肥行业年会暨液体肥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
《中国农资》记者 徐 骞

    农业资源趋紧、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流转加快、党和政府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等大形势会大大促进水溶肥产业发展。10月26日,在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四川金象化工产业集团协办,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水溶肥分会和四川瑞象农资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年(第五届)中国水溶肥行业年会暨(川金象)液体肥高峰论坛上,智能施肥、水溶肥产业创新、农业绿色发展等话题成为议论焦点。

    2016年,国内水溶性肥料的产量为350万吨,同比增长10%。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已在农业部取得登记的水溶肥产品数量为5742个,截至2017年9月,已在农业部取得登记的水溶肥产品数量为10256个,三年来增长率为78.61%。

    近年来,水溶肥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水溶肥储运和销售模式创新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指出,在快速发展之余,水溶肥产业布局散、企业规模小、产品施用成本高、大田应用开展缓慢、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也在严重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

    对此,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表示,面对当前农业大形势,肥料行业要积极优化肥料含量配比、形态配比和助剂等,广泛地创新施肥方式。全国农技中心节水技术处高级农艺师吴勇表示,经过多年的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已经开始普及,当前中国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的有利条件。未来,水肥一体化重点发展方向在于依托于管道的水肥一体化、脱离于管道的水肥一体化、沼液水肥一体化、软体集雨窖水肥一体化。华南农业大学张承林教授则认为,中国发展液体肥正当时,可以通过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手段带动液体肥料推广。

    农业科技进步的需要,令水溶肥由原来的小品种肥迅速成长壮大,面临很大的市场需求。川金象董事长雷林表示,液体肥在中国潜力巨大,企业应看准机遇有所作为。水溶肥产业代表一致认为“创建智能施肥模式,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是发展思路,同时强调发展中需要自我约束、加强监管。顾宗勤建议,国内水溶肥产业需要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发展资源型水溶肥企业和二次加工型企业,多方施策,千方百计降低产品储运和流通成本。同时必须规范企业行为,大力整顿水溶肥市场。此外,还要鼓励企业深化服务,开拓农化终端市场,深化合作,攻关共性技术和联合试验示范。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