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8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案例剖析之问题篇:
把脉农药企业供应商管理的难题

□ 大连交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赵艳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农药作为传统产业,面临着诸多威胁,例如产能过剩问题依旧严重、行业内恶性竞争加剧等等,致使很多农药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之中。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农药企业如何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自己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呢?这就不能单凭技术力量在竞争中取胜了,要想适应现在新的发展形势,企业的管理方式必须要调整,而在供应链中的供应商管理模式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本文以D公司为例,来谈谈农药企业供应商管理所遇到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给读者带来启示。

    D公司供应商管理的难题:

    部门之间的沟通不足

    D公司是农药行业内的骨干企业之一,其生产的除草剂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并且还出口到巴西、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诸多海外地区。D公司已经在行业里运营了几十年,所以拥有完整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团队,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而且体系变更频繁,难以有效执行,发送到供应商那里信息也时常给供应商造成很多疑惑。在D公司的供应商开发选择过程中,采购团队根据供应商开发流程做出相应的调查报告,但后续和内部其他部门(如研发、生产等)沟通时往往会遇到阻力。因为在和供应商的实际交流过程中,供应商会提出一些利于实际生产的意见,但D公司的研发或者生产部门往往会做出否定的回答,这样就会造成新项目开发进度落后,从而加长了整个开发周期。

    供应商分类不清晰

    D农药公司经过长年的运营,其供应商数量变得非常多,公司想要和每家供应商都能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也希望用同一套供应商评审工具对所有供应商进行评估,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D公司并没有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分类,只是按照原料属性不同来采购,没有对供应商按照生产难易程度、采购金额大小进行细致分类,也没有对供应商表现好坏进行差别式管理。由于供应商的分类管理不清晰,导致D公司的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交货期拉长。

    供应商考评机制不健全

    D公司每月都会开展月度汇报会议,来一起讨论每个供应商的质量及交付表现,但这仅仅是公司内部作为未来供应商改善审核的参考,并没有对供应商的表现好坏做出反应,更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公开排名或者打分。有些供应商长期交付表现不好或者质量不稳定,但还是一样每年都在供货,D公司没有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对这些表现差的供应商进行金钱惩罚,也没有定期去供应商现场针对绩效不好的方面进行督促改善,所以造成相同的问题在长期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反而一些质量交付表现好的供应商,D公司也没有特别在意,没有相关形式的鼓励及表扬,从而没有扩大与供应商的深入合作以及价格优化。

    供应商激励机制不完善

    很多农药企业对供应商的激励机制都存在不足,D公司也是这样的。目前该公司在对供应商的激励过程中没有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得供应商供应不稳,供应商对企业逐渐失去信心。要知道激励机制对于维护供应商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企业要把供应商当作为合作伙伴才能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稳定,而D公司在这一方面是缺失的。

    D农药公司执行的是订单化生产,订单模式难免会受到客户的一些突然订单取消,或者要求提前交付又或是延迟交付,一旦客户要求订单变更也会直接影响到供应商的订单变更。例如在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客户一直要求订单延期或者取消,而供应商在之前早已安排生产抑或都已准备交付了,D公司跟供应商商议后,供应商同意推迟交货期或是把库存压在自己的仓库,但是原料积压会极大地影响供应商的仓库管理和资金占用。对于上述情况配合度非常好的供应商,D公司却又没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使得这些供应商伙伴根本不愿意长久地合作下去。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