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周末,城市周边的植物园、生态园,各种大小的公园人满为患。某些路段还出现了堵车的情况,遇到雾霾天气,本想去山里躲一躲,结果因为堵车,根本就开不到景区。现在城市的人越来越多,生活条件也在提高,几乎家家都有车,活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可是我们面向这些城市人的消费,提供的还不够,或者说消费者选择性太少了。由此看出,未来针对城市周边2-3小时以内车程的休闲场所,都将迎来发展高峰。
前几天随朋友到郊区的一个生态园开会。距市区也就半小时路程,周围环境也不错,农田环绕,生态园内也规划得很漂亮。可一吸鼻子便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经询问,在生态园1-2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家糠醛厂,味道就是从糠醛厂飘过来的。休息的时候,很多参会的朋友到院子里透气,都在质疑,这么难闻的味道,怎么能叫生态园呢?实际上该生态园经营还是不错的,那么为什么气味这么难闻还有人来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城市里的人可选择的机会不多,想离开市区,寻找一个用餐环境优雅的休闲场所并不容易。即使这里有点味道,可能从其他方面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吧。
这几年生态园已经没有那么火爆。几年前,全国各地都在城市周边圈地,建设生态园,说白了也就是一场城市郊区建设餐厅的运动。互相模仿、互相抄袭,没有自己的特色,经营状况也不太满意。
如果我们从自身需求出发,能够建设一些有特色的,满足家庭休闲、学习、朋友聚会等方面的生态园,还是很有必要,并且也是持续需求。如果像这家气味难闻的生态园,他们又能够经营多长时间呢?如果说周边另有一家生态园,环境比这边好,吃得比这边好,空气又新鲜的话,它还有生存的必要吗?
这么难闻的生态园都有人来,那么更好的生态园呢?是不是要提前预约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方向。可是目前真正创新可以满足消费升级的改革供给侧还远远没有跟上。很多人讲现在做什么都很难,实际上不一定是很难,难就难在自己的思维没有跟上,没有真正的提供高端消费需求。目前看,很多领域高端需求越来越明显,但是高端供给远远不足。
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有效地针对性供给,不仅不会过剩,反而是不足。因为消费者的选择太小了,所以就算面临刺鼻的气味,也要到这个生态园里“享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