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改革到种植养殖业结构调整,政府在提倡,农民在实践,但有些地方的调整还是跟不上市场的步伐,种植的农产品因为种植面积的增长、产量的增长而价格下滑,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如果种植环境没有改善,单纯地提出供给侧改革,提倡结构调整,都是很难实现的。
目前我们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社会对高端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可是农业生产还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生产环境不足以提供高端农产品的生产环境,所以谷贱伤农时有发生。还有些企业声称自己是经过绿色认证的农产品,到底好不好,我们不做评价,单看他们销售的对象就行了。有些有机农品是专供出口,甚至出口到欧洲国家,有些所谓的绿色有机也就是在菜市场宣传用用。
经常在网上看到,某某地区为了种植有机农品,租下农民土地,几年就没种东西,只是在养地、改地,包括为了申请有机认证的企业,也需要养地。土壤只是种植过程中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那么水、空气以及种植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是否安全,操作过程是否安全,这都将影响到最后农产品品质。
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前提就是要搞好环境整治。看看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地方,就是因为下决心关掉矿山,恢复生态环境,才引来国际创业朋友,在环境优美的山区创办民俗,让他们的朋友、同胞享受这种优美的生活。所以,不仅仅工业生产提倡清洁生产,农业生产也需要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把种植环境以及影响种植品质的投入品、操作规程等做到清洁管理。
农业很注重土壤修复、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氨氮排放等。但是单纯的从某一种目的去管理,去补贴,效果未必理想。反倒不如从最终的农产品出发,倒推安全、有机、绿色的农产品生产需要什么样的土壤、水质、空气、养分供给方式,什么样的植保防治技术等。按照高端农品的生产标准去改善我们的环境,改善投入品的供给,我们农业结构性调整就顺理成章,农民增收也不是难题,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一定会变好。农业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口号,也不是简单的标准生产,更是我们对高标准环境治理的要求,环境治理才是农业提质的基础,农业发展与环境整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