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浙江农资集团领导调研春耕农资市场需求,检查备货情况,各农资经营单位根据现代农业对高端农资商品及专业农技服务的需求,从全球渠道积极组织优质农资货源,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全省农资价格,推进农资经营服务转型创新,提供全程化农技服务,助力春耕备耕。
调研需求访农情
2月底,浙江农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汪路平走进龙游湖镇供销社农资经营部,与经营部负责人傅金华拉起了家常,聊起了春耕需求、种植变化、化肥价格、货源准备等话题,开始了金华、衢州地区春耕农资市场调研。
汪路平表示,集团下属各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摸清区域农业产业变化和农业需求,检查春耕农资货源准备情况,调整优化农资货源结构,增强农资供给的精准性和高效性。要加快农资服务转型,创新农资服务方式,完善农资仓储配送体系,提升为新型农业主体的服务能力。要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探索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将浙农打造成为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商。
3月中旬,浙江农资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李盛梁先后赴杭州、湖州、嘉兴地区调研春耕农资市场,与各地农资供应单位负责人、基层农资工作者和农资消费群体座谈交流,了解春耕农资供应准备工作及市场需求特点,听取对做好农资供应工作的意见建议。李盛梁表示希望与系统内外农资企业加强联络、加深了解、互通经验,共同做好春耕需求调查、资源调配及服务转型工作,为浙江省春耕农资市场的保供稳价和全省现代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供给改革优模式
根据市场需求,浙农集团除了积极从国内外厂家组织资源保证常规品种供应外,还主动调整产品经营结构,目前浙农集团复合肥经营比重已占23%左右,进口农药经营比重达85%以上。浙农旗下爱普科技已经成为西班牙艾益农生物促进剂在国内最大的经销商;金泰贸易取得日产化学双美清全国独家代理商资格,先正达类平台经销产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科宁、绿妃、亮泰等3个品种。
构建全程服务
助力现代农业
天色微亮,位于瓶窑的浙农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已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自动播种机上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播种,催芽室内摆放着满满当当的苗车,育苗大棚中工人们分工协作着。每一株幼苗均严格按照订单要求,合理安排、统一管理、区别培育,每一个订单都是“个性化订制”。育苗工厂集自动播种流水线、催芽室、嫁接室和温室大棚于一体,采用水肥一体化设备,通过全自动化水车自动浇水,专业育苗团队运营,由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20余位教授专家提供育苗及栽培全程技术指导,让每一株苗都能得到最健全最完善的呵护。
针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涌现,浙农集团也在不断推进服务升级,构建全程化服务模式。除了提供育秧育苗服务外,以浙江惠多利肥料科技公司为抓手的测土配方工作和以浙江农飞客为抓手的统防统治业务稳步推进,测土配方专用肥品类更加丰富,飞防面积和区域不断扩大。另外,浙农集团还积极探索订单农业,目前已根据浙农茂阳农产品配送业务的需求,对47家蔬菜基地进行走访梳理,开展订单农业试点。
对接“三位一体”
发展农资电商
按照“三位一体”建设要求,浙农集团加大了参办农民合作社力度,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利用供销社人才、网络、组织、营销等优势,采取产权结合、牵头领办、业务连接、项目扶持等多种方式发展农民合作社,推进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到2016年底,浙农集团已参办合作社25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7家,直供对接大户786户,推进系统合作项目16项。浙农集团还积极参与以庄稼医院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和以消费合作社、农民合作社为基础的城乡商贸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
在推进生产合作基础上,浙农集团通过提供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加强信用合作。3月6日,浙江农资与建行浙江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产品——E农贷,并成功实现放款,缓解春耕生产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浙农集团积极发展农资电商业务。目前,集团开发的“智慧农资”平台已有注册用户近6万人,超350个厂家入驻,平台交易额超3亿元。集团还与市县供销社合作建设区域性网上庄稼医院,目前已建立了54家区域网上庄稼医院,入驻庄稼医生719位,累计解答农户提问共1万余个,拍摄农技培训视频93个。浙农集团还将进一步丰富“智慧农资”平台服务功能,计划推出网上庄稼医院3.0版本,以“三位一体”为导向,升级为一个兼容线上线下、农技服务、农资供应、惠农贷款、作物解决方案、统防统治等为一体的综合化服务平台。
(范建政 甘 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