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4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青岛:农药禁“高”尚“低”

□ 青岛农业大学 张立宁 赵连国

    山东青岛是农业大市。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果蔬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农药用量直线上升。但由此也带来药残居高不下、农产品质量低下的困惑,屡有药残伤畜、毒韭菜伤人的案例爆出。

    2014年,青岛市试点了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财政拨款用于农药补贴。自今年5月1日起,青岛市全域禁止销售和使用高度高残留农药,并颁布“悬赏”令:给予举报者2000至5万元的奖励。

    禁“高”与尚“低”联动,约束与激励并行,可见政府重视农产品质量,保卫舌尖上的安全的决心。然而,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销售使用与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的推广毕竟是“老套路”与“新途径”的较量。农民用惯了高毒高残留农药,虫体一触即死,但农产品贻害无穷;而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的杀菌治虫原理是干扰病菌细胞的生物合成,抑制虫体脱皮再生,麻痹虫体神经而亡,二者原理迥异,效果大不相同。所有这些,都需要向农民科普,把道理讲明白,从而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而这其间的工作量并非三言两语、一朝一夕。

    实施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政策补贴2年来,承担药品配送的供销社专门聘请高校的植保专家巡回镇村,宣讲补贴政策、讲授药品原理、传播用药常识,帮助农民摆脱了“高毒高残但高效” “低毒低残却低效”的用药误区,为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地实现了精准、集约、科学用药,既减少了生产投入,提高了防治病虫害效果,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历经2年的推广应用,在多种植作物上都表现出优异的效果,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和改良品质的理想效果。以平度的明村西瓜为例:2015年蓼兰供销社栽植了40亩西瓜,施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配以“药”、“肥”双认证的诺普利产品,比周边大田西瓜每亩增产600公斤、减少农药投入120元、增加收入720元。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