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南方春马铃薯主产区7个省(市)的测报技术人员对南方春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进行了网络会商,预计今年南方春马铃薯晚疫病总体偏重发生,湖北西部、重庆大部、云南东北部、四川西南部等地局部有大流行的风险。
发生趋势
今年南方春马铃薯主栽品种抗病性弱,晚疫病田间菌量大,气候条件较为有利,预计马铃薯晚疫病总体偏重发生,其中湖北西部、重庆大部、云南东北部、四川西南部等地局部大流行风险高。发生面积约1285万亩。发生盛期为4月下旬至7月下旬。
预测依据
马铃薯晚疫病田间始见早、菌量大。近期各地调查结果显示,马铃薯晚疫病田间中心病株出现较早,田间菌量较大。贵州普定、四川南溪、湖南永定、湖北云梦于2月17日、3月11日、3月27、3月28日始见,比上年普遍偏早3天以上,普定偏早23天;重庆丰都、云南威信始见期分别为3月27日、4月10日,分别比上年偏晚7天、5天。另据监测,截至4月14日,重庆、贵州、四川、湖北发生3代及以上侵染的监测点80个,占所有监测点的44.6%,同比增加4%。目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28.4万亩,同比减少21%,各地平均病田率一般为5%-16%,平均病株率为2.8%-12.9%,高于上年的0.2%-8.0%,最高病株率为17%-50%。田间菌源多、数量大,有利于病菌侵染和晚疫病流行为害。
马铃薯主栽品种抗性较差。据统计,今年7省(市)春马铃薯播种面积2900多万亩,品种布局没有明显变化。主栽品种有鄂薯、青薯、中薯、川薯、荷兰薯系列,以及费乌瑞它、大西洋、米拉、会-2号、威芋3号、宣薯2号等,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率超过70%,马铃薯品种整体抗性较差。同时,由于部分抗病品种多年连茬种植,导致病原菌群体变异,品种抗性明显减弱,对病害流行较为有利。
气候条件对病害流行总体有利。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4-7月,南方春马铃薯主产区气温正常或偏高;4月下旬至5月份,西南南部等马铃薯主产区降水较常年偏多1-2成,局地偏多2-5成;6-7月份,降水正常或偏少,但西南及武陵山区马铃薯主产区多为山区和丘陵地区,多雾多露、日暖夜凉的高湿天气,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为害。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流行性病害。马铃薯蕾期至花期为易感病期,期间一旦遇适宜气候条件,病害将迅速流行,造成严重为害和产量损失。各地要认真做好监测调查,密切关注天气状况,充分发挥“马铃薯晚疫病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作用,努力实现马铃薯晚疫病的精准监测和科学防控。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