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4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正大发布高产营养解决方案,中牟种出好蒜找到答案

□ 通讯员 王鲁阳

蒜农认真听取大蒜高产营养解决方案。
王智明(左)为农户讲解大蒜管理技术。

    中牟,紧邻河南省会郑州,是河南省大蒜的重要产区。近两年大蒜价格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中牟农户加入到“蒜你狠”风潮中,但是,大蒜不是谁想种就能种,谁种了就一定“发财”。4月17日,中牟1000多位种植户放下了手里的农活,赶到县城中的一处会场集合,怎么才能种出好大蒜,蒜农希望在这里找到答案。

    大蒜高价背后 

    种植困惑重重

    目前干蒜的收购价格已经到了6元/斤,蒜农种植大蒜每亩的收入差距可达几千元甚至是上万元。可以说,大蒜是否高产优产,决定了蒜农一年的收入水平。

    中牟县三刘寨村李和强就把种蒜的问题想简单了。“以为多下肥就会种出好大蒜,没想到蒜刚出苗就比别人家的弱,后期产量少的可怜。”李和强说。而受大蒜连作种植影响,中牟大蒜出现了不同程度叶枯病、疫病、细菌性软腐病等综合病症,严重影响大蒜品质与产量。“指望着种大蒜能多挣点钱,没想到遇到这么多麻烦事。”中牟县姚家乡十八里芦村蒋富军说。

    破解种蒜迷局,引领蒜区种植技艺发展。由养分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河南中牟大蒜高产营养解决方案发布会”正式召开。中牟大蒜背后的迷局反映了农业高速发展与技术落地缓慢的矛盾,河南省肥料协会会长肖兴贵表示,未来农业的发展必然向着安全、生态、环保方向发展,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与技术的支撑,中国农业种植需要改变,以科学种植的高产营养方案是改变的核心,通过土地利用最大化、种植管理科学化从而达到作物产出高效化,农民收入更高化。

    高产方案发布

    蒜农补齐短板

    中国园艺学会葱姜蒜分会副秘书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世琦向蒜农们分享了数年的研究成果,在施肥管理方面,刘世琦提出,中牟蒜农底肥要注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同时使用生物菌肥和土壤调理剂,增加土壤的有益菌;要注意秸秆还田,同时合理使用大蒜缓控释肥和速效肥的搭配。科学使用硫酸钾型复合肥,避免“一炮轰”,后期使用叶面微肥。

    德国施诺德国际研发中心专家Heumenn Andreas(安迪·菏曼)说:“世界上77%的大蒜是中国农民种出来的。”很多种植户听了感到骄傲自豪,但是当他们看到中外种植技术的差距时,却陷入了深深思考,相对于中国散户高投入低产出的种植模式,国外大规模的机械作业,高品质的农产品输出、加工让蒜农们对未来的种植模式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会上,沃夫特农科院中牟大蒜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大蒜研究所专家王智明详细介绍了针对中牟大蒜种植的高产营养解决方案,以此“种蒜教科书”,广大蒜农可以查找自己的施肥短板,赢得高产优产。据王智明介绍,中牟大蒜出现的弱苗现象、叶枯病现象都与不合理施肥密切相关,从高产营养解决方案应用试验表现来看,蒜苗返青快,叶片宽度增加约20%,长势旺;大蒜根系数量增加23%,假茎粗度增加18.7%,叶片数增加14.2%,株高增加17.0%,蒜薹产量增加14.3%;蒜头表皮红色有活力。

    方案服务蒜区

    技术小组先行

    在沃夫特三人技术服务小组的帮助下,中牟县姚家乡十八里芦村蒋富军今年开始建设了高产营养解决方案的示范田。“去年的大蒜多呈白色,且蒜苗发黄,大蒜叶枯病严重,大蒜浇水后,根系易烂,本就长势差的大蒜更加雪上加霜。”蒋富军说,“镇上来了三个人,专门在我这儿建了示范田,还给我讲了新技术和新方案,今年的大蒜问题少了,苗子壮了。”据了解,在中牟县大蒜主产区,为了更好地推广大蒜高产营养解决方案,几个由三人组成的技术小组专门服务蒜区。

    “三人小组推广作物高产营养解决方案的模式在河南大部分经济作物区都有实施,这些三人小组是技术服务的‘排头兵’,一个小组聚焦一个乡镇、一个作物,例如在中牟蒜区,我们将农民常见的20个种蒜难题逐一进行了梳理,贯穿大蒜高产营养解决方案,便于蒜农领悟、接受从而改变施肥管理落后的观念。”金正大集团菏泽公司河南大区营销负责人国士峰说。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