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2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黑龙江:王孝瑜回乡包地,讲好水稻故事

□ 《中国农资》记者 张 番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王孝瑜。初次见面时,当这位美丽大方、时尚优雅的女性走到我旁边,我的第一感觉:她可能是在外企工作的一个白领。攀谈一番后,我得知她经营着一家大米销售公司,心里对她的定位变为一个生意人。然而,聊得投机之余,互相加了微信好友,翻看她的朋友圈,着实让我大吃一惊。照片中依然美丽的她衣着简单,在地里插秧、收割,甚至开着拖拉机。这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好奇心,更加希望了解她的故事。

    成立专业合作社 

    带领农民规范种植

    在黑龙江省宁安县境西南部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有一个美丽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镜泊湖,这里水质澄清、水产丰富,周边土壤肥沃,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人。王孝瑜的家就在镜泊湖旁的渤海镇响水村,家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大城市工作的她始终心系家乡,一开始只是想把爸爸和舅舅种的大米卖给身边的好朋友,没想到她家的大米在朋友间卖出了名气。绿色、健康、美味的大米开始供不应求,于是她有了回家包地种地的念头。

    “如果农民得不到利益,你就永远买不到安全的米。”王孝瑜包地的第一步从爸爸和舅舅这个建议开始。“可能是在没有互联网的以往经验里,我们习惯了中间商的存在,忘了农民才是大米的真正生产者。农民成为整个产业链最底端的一环,承担着最大风险,却最没有议价权和话语权。所以我们希望建立的‘真实农业’生产关系,是先帮农民把压在身上最大的‘风险包袱’卸掉,然后引导和奖励农民通过质量,而不是仅通过产量获取利益。”王孝瑜侃侃而谈。

    有了这样的想法,王孝瑜和爸爸、舅舅一起,从1户农民,谈到最后有50户农民愿意加入她们,最终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响水村成立了水稻专业合作社。这些农民和她们的合作,不是简单的根据产量、定价收米,而是具体到种植过程每个环节的细微合作。“打个比方,今年我们还没找到真正无害的生物除草剂,我们就和农民签订了人工除草协议。什么是人工除草?普通绿色种植用除草剂,药钱加人工,一亩地成本不超过30元,而且省时省力;而人工除草不仅要付出大量人力,除草效果还不可能达到除草剂效果。所以,农民如果和我们约定了做这件事,你就一定要让他得到比使用‘化学除草剂’多数倍的利益,这是我们为什么今年花在人工除草上的成本,每亩地近千元的原因。人人心里都有笔账,我们就是要农民自己去算这笔账,从真实农业里,找到真实的价值收益。”

    精心打造品质大米

    重塑种地真实价值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王孝瑜和家人成立了北京达泽润田商贸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在宁安市响水大米保护区内通过土地流转和建立水稻专业合作社控制火山熔岩地核心区域5000余亩。王孝瑜介绍说:“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成立水稻专业合作社来自己种植大米,缘由是这里是中国最早有记载的‘渤海贡米’的种植地,是火山爆发后形成的火山熔岩台地最适合水稻生长的地块,这里的土壤是经过一万多年的风化和腐殖质沉淀的土壤、这里有无任何工业污染的镜泊湖水、加以塞北江南良好的气候条件,成就了石板大米举世无双的优异品质。”

    公司成立以后,王孝瑜主要负责大米的销售,但是她并没有对大米的生产环节有任何放松。她说:“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再好的模式,落到执行都可能走样。最怕最后又回到‘农民种米—我们收米—我们卖米—消费者买米’,也就是众所周知的‘贴牌收米赚差价’模式。所以跟农民的合作,不是你给他制定规则,他按照规则帮你种出米。我们在响水实打实建立团队和种植基地,联合创始人王林驻扎响水,卷起袖子,亲自和农民谈、亲自和农民干。统一水稻品种、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加工,以科学的管理方式、绿色的种植过程既能改善土壤结构,也保证了大米的品质。管理者也是农业生产者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由农民、专家、管理者共同组成的、农业生产者直接对大米安全负责的模式,真实农业带给农民的真实参与感在于,他们不会再觉得自己是产业链最底端的一环,而是参与真实价值创造和真实价值分享的重要主体,这个微妙的变化,会重塑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十几年来,王孝瑜的生意越来越好,她亲自参与着大米的种植、加工、销售的每一个环节,怀揣着做好现代农业、推广绿色产品的理想,未来,她还将整合更多农产品资源,在源头把好关,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心产品、放心产品。她就像在乎自己的容貌装扮一样认真对待自己的产品,因为,在她美丽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做好农业的坚定的心。

    记者手记

    现代农业急需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

    王孝瑜让很多人对新型职业农民有了认识。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推进,我国农民正在经历着城镇化的变革。在越来越多农民因被征地或投入产出比过低等原因放弃传统种植的情况下,王孝瑜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改变了传统种植方式,提出先进的种植理念、营销理念,为身边的农民指引方向,带领农民发家致富,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急需的“领头羊”。不仅如此,他们的思想前卫、品位不凡,甚至将潮流的元素融入普通的农产品推广,让农业产业真优美、高大上起来。他们,正是被赋予时代意义的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2017年1月29日,农业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还是一支新生力量,需要在实践中给予更多的帮扶、鼓励与培育。相信在这样一批主力军成长壮大后,我国农业发展可以进一步加快现代化步伐,更快地实现农业大国的这一中国梦。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