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2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北京密云: 刘大哥的梨俏销

□ 《中国农资》记者 姜美怡

    在北京密云县冯家峪镇西庄子村有着近120亩的大片梨园。每年阳春4月时,这里的梨花盛开,站在下梁公路观看,满目尽花,不留一丝芜杂。这是记者回老家时看到的美景,当时心生留恋,以往这一片土地只是普通的种植区,现在成为一大观景采摘区,而且有着家乡的特色,让我们找到了儿时的记忆。正好,趁着过年期间,记者再来看望这一片梨园。

    北京福来黄金梨种植专业合作社——醒目的牌匾在园区门口挂着,刘福来是园区的主人、当地农民。听明记者来意后,刘大哥热情地给记者讲述着这一片在家乡的土地上孕育而生的果实。“我种梨时间不长,也没有什么经验,都是乡亲帮忙,加上政府有补贴,就尝试了一番。我总共种了5个品种的梨:黄金梨、皇冠、京白梨、华山和库尔勒香梨,按去年销量看,卖的都还不错,没有库存。”

    “第一次承包果园销量就这么好,您是以什么形式卖出去的?”听到记者这样问道,打开了刘大哥的话匣子。“其实当时也发愁没有销路,后来与“密云360”合作,以广告的形式宣传出去,在网站上有二维码,可以通过扫描进入微店后购买。另外每个装箱的香梨里也附有二维码的宣传单,可以利用买家帮忙宣传。”“那您这销路都是通过广告形式吸引买家前来购买的吗?”记者追问道,“没有,也有很多是孩子们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然后买家订货,最多一次卖出120箱,而且政府把这里设为采摘点,夏天的时候过来采摘的游客也不少,今年第一年承包就都销售出去了。”“您这销量这么好,用的都是什么肥料?”刘大哥自信满满地说:“我这梨都是无公害的绿色产品,摘果就能吃,保甜保水,主要用的是政府补贴的100多吨有机肥,今年这个时候该施底肥了,我打算继续这样种下去,梨吃起来才更有香味儿,更有家乡的味道。”

    好的销量,使刘大哥种梨的积极性更高了,他正在筹划着给梨园整地、施底肥。相信通过刘大哥的精心管理,他的梨园会结出更多原味香汁的果实,刘大哥的收成也会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好品质不愁卖

    在“互联网+”的鼎盛时代,作为第一次承包香梨的农民来说,能够第一时间想到通过网络传播的形式进行销售是难得的。虽然加上第一年的整地、买树苗、除草剪枝、广告投入等,全算下来没有盈利,但是已经达到了刘大哥的预期值。第一年的成绩就这么好,与他巧施有机肥、利用互联网宣传、通过采摘观景的销售形式是分不开的,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近年来,农业部先后推出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政策,让我们看到施用有机肥的重要性。好肥结好果,有了好的品质,销路不愁,刘大哥做到了,相信未来更多的果农也能做到。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