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9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人物,大预言

□ 《中国农资》评论员 阴剑锋

    近日,由河南农民党永富研制的“微蜜”化肥减量技术获得8省区农业专家的联合推荐。来自河南、山东、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及全国农垦系统的农业专家汇聚河南,对该项技术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鉴证。据介绍,这项被命名为“微蜜”的“碳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新技术,能在化肥减量30%的情况下,粮食还能增产8%。

    专家们一致认为,“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技术在实现绿色增产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化肥减量实践中值得在全国进行示范与推广。在改善土壤污染、解决土壤偏食等方面,可以提高土壤的品质和健康,值得在世界各个农业国家进行示范与推广。

    近年来,我国化肥产业迅猛发展,粮食产量接连增长。然而,随着人们生态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化肥所带来的负效应日益凸显。过量施肥、盲目施肥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更造成土壤、水、大气、农产品的“立体污染”。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且总体质量不高,地力不断减退,耕地土壤中重度污染面积约5000万亩。

    农业发展需要新技术,什么技术更具“含金量”?一项农业新技术是否具有“含金量”需要全面衡量,一是否可以促进农作物增产,二是否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三是否可以增加农产品的效益,四是否能保护生态保护环境。

    专家认为,“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化肥农药零增长与重金属钝化已经研发出专业新技术,它的推广与应用将会改良土壤、缓解土壤偏食与饥饿,引发一场新的肥料革命。

    为什么一个农民科学家的研发技术会引来一片点赞,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本质就是这项技术命中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生态环保必将中国现代农业的大方向,农民党永富,一个小人物正在用自己的努力付出验证并实现中国农业发展的大预言。

    2015年12月,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和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在北京授予党永富生态生命安全领域“科学之星”勋章。在全球水、空气、土壤面临污染,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一位普通农民,为了守护自己脚下的土地,将自己锻造成一位名副其实的土壤科学家。

    从农民到农民科学家,一切源自对于脚下土地深深的爱,一切源自对于中国农业的美好憧憬。一个农民能做到如此,中国农资行业如何领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