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同学小许给我讲了一个他家里的故事。
小许的老家在黑龙江省肇源县,姑父要卖掉自家玉米脱粒机和铲车,习惯性地找小许的父亲老许打听。老许是亲戚里的“能人”,虽然也在家务农,可儿子小许在大城市从事计算机工作,老许又是个活络性子,耳濡目染,成了亲戚圈里的“万事通”。老许提议:把脱粒机放到网上卖!
“能行吗?”小许的姑父有些没底,“要不就像以前一样,在咱这几个村打听打听?”
“先试试!”老许想着电视上买卖二手物品网站的广告,打开了电脑。
这两年,村里多数人家都装上了宽带,老许家的电脑就是去年小许回家过年买的,花了5000多元,电脑里装了电影、游戏、视频软件等等。过年的几天里,小许或是陪着老许玩游戏,或是陪母亲看电影。亲戚们也是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每天在群里唠嗑聊天,过年就全家上阵抢红包,十分热闹。
虽说有过不少次网上购物的经验,可第一次在互联网上卖东西,老许也有些忐忑。“在这呢,免费发布信息。”老许正襟危坐,认认真真敲着键盘:“铲车脱粒机九成新。”
“价格定多少?”老许问。
“7万吧。”自家机器才用了一年多,小许的姑父估摸着出了价。
“输入手机号……填写验证码……好了!”老许指着屏幕给小许的姑父看,“咱家的就是这个,人家看见了就会打电话。”
过了几天,小许的姑父找老许唠嗑。
“要的价低了。”小许的姑父说,“当时寻思着低一点,买的人多。这几天还真接了两个电话,还有个齐齐哈尔的,就是价太低没谈拢。”小许的姑父想着以前买卖机器只能在临近村子打听,没想到280多公里外也有人看上自家机器。“小舅子,你给看看网上都咋卖?”
老许又打开了电脑。
“8万6,9万,11万……便宜了!”小许的姑父连连感叹,“咱都没想到看看别人的,人家都卖得贵,咱也卖贵点!”不待提醒,老许又发了条帖子,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老许的介绍语顺溜多了:“卖玉米脱粒机,铲车全套出售,9万。”
今年过年小许回家,老许得意满满:“你姑父要卖脱粒机,我给放网上了,你姑父老接电话呢,前两天还有个齐齐哈尔的!”小许来了兴致,连忙翻出帖子来看。
这一看给小许乐坏了。
“爸你可真实诚,介绍就这一句话,也没个照片啥的,再咋说你也多写两句啊。”小许说着,点开帖子进行修改,添上了脱粒机品牌、购买时间、出售原因等细节信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介绍多写点,想买的人才更多。”小许说。
老许连连点头,小许就拉着老许出门:“走,咱上姑父家给脱粒机照相去,有了照片,买的人更有兴趣!到时候机器卖出去了,让姑父给咱俩发红包!”
有了脱粒机的照片,打电话咨询的人更多了。肇源县今年种玉米的人多,小许姑父最终改变了主意,脱粒机自家留着用,不再出售。虽然并没有买卖成功,但上网销售为脱粒机带来了新市场,让小许的姑父切切实实地体验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变化。老许网上交易的思维,折射出越来越多的农民搭上了“互联网+”这趟车,改变了他们传统的农产品交易、农机交易思维模式。对老许和小许姑父这样的农民而言,网上销售自家田地里的蔬菜瓜果、农机农具,换来真金白银,也许比网上购物更符合他们的需求。互联网这股春风,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得到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