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整理书橱,一本旧书吸引了我的注意,1979年出版的它与我同岁。其实吸引我的并不是它的内容,而是一枚椭圆形的蓝色公章,这是安徽浦信化工厂工会图书专用章,而我就出生在大别山深处的那个三线厂。
书已经老态毕现了,悠悠然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儿。由于害怕书皮烂掉,不知道是谁,还把书的前后封面和书脊处用白纸给粘上了。书里的一些冷僻字,不知道是哪位有心人还注上了拼音。一张发黄的卡片从书中掉落,拾起一看,原来是张借书记录卡。卡上签字日期显示,第一个借阅者是1981年9月份借到这本书的,单位是“学校”。接下来借阅者有来自四车间、五车间、二车间……我好奇地向父亲了解这些单位都是干什么的,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突然变成了话唠,他从全厂的制造工艺说起,把每一个车间都是干什么的通通给我讲了一遍。他说:“你李叔叔就是二车间的,你王叔叔就是四车间的,当年建那个厂的时候可是很艰难啊……”他说得津津有味,眼神从我身上游离开去,看着窗外,像是在看一部正在回放的老电影。
一本自己单位图书馆的书籍,就像是文化使者,让每一位借阅者都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记得这本书,但可以想象到,多少个万籁俱寂,星光点点的漫漫长夜里,这本书陪伴在借阅者的枕边,像一只温柔的手,抚慰着深山中寂寞的心灵,充实着略显孤单沉闷的生活。这样看来,眼前的这本书显得更加厚重了。
岁月是把雕刻刀,把一本崭新的图变成了旧书,将曾经意气风发的父辈们变成了佝偻蹒跚的老人;岁月也是一剂催长素,在这本书慢慢变老的同时,我也由一个牙牙学语的幼童,步入到了青春岁月的最后一段时光。一本旧书,珍藏着一份美好的回忆;一本旧书,蕴含着一种真挚的情感;一本旧书,慰藉着我们浮躁的心灵,是人生最珍贵的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