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煤炭行业脱困需深度补课


    近期,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从控制总量、限制劣质煤进口、减轻企业负担、改革考核办法等方面入手,促进煤炭行业脱离目前的困境。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必将对全国的煤炭生产和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促进煤炭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行业脱困必须正本清源

    由于我国煤炭行业的产能无序扩张,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业内人士认为产需差达3亿吨左右。一方面国内煤炭产能无序增长,另一方面在煤炭进口上又放任自流,这就造成国内煤炭严重供大于求。而需求方面,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及经济转型升级等因素,导致对煤炭需求增速放缓。在这种情况下,煤炭市场乱象丛生,煤炭企业生产和经营深陷泥潭。因此,国家在此关键时刻出台一系列政策,具有正本清源的重要作用。

    控制产能抓根本稳市稳价是硬道理

    目前即将进入冬储煤时节,前不久,神华、中煤和同煤等煤炭企业相继主动减产,受此影响,8月27日至9月2日这一报告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在连续下降13周后首次出现上涨。就浙江省看,煤炭市场也出现变化,9月3日乍浦煤市各煤种每吨普涨5元。涨幅虽不大,但对煤炭企业来讲,算是看到了希望。

    煤炭进口将转为重质量

    近年来,我国煤炭进口量不断攀升,大量高硫、高灰劣质煤进入我国。以宁波港为例,今年上半年共接卸进口煤653万吨,同比增长2.6%,再创历史新高。备受关注的《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一旦实施,煤炭进口将得到规范,煤炭进口将转为重质量。

    急需减负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煤炭企业亏损面已经超过70%。就浙江省而言,情况也不容乐观,上半年全省煤炭经营企业关停率达25%,煤炭经营量同比减少了45%。因此,将现行煤炭增值税由17%恢复至13%,有助于减轻企业的负担和改善经营状况。

    争取金融支持

    在浙江省,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在60%以上,因此煤炭供给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该省能源供给的稳定。浙江省从2012年起已彻底退出煤炭生产领域,所需煤炭全部需从外地调入,大量的煤炭需求催生了多家煤炭经营企业,据统计全省有1000余家煤炭经营企业。随着煤炭市场的变化,煤炭生产和经营企业的资金紧张加剧,因此这些企业应该抓住市场有向好变化的趋势,积极争取金融支持。         (钢联资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