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1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磷铵需延伸产业链应对产能过剩

《中国农资》记者 陈 熙

    本期嘉宾:中国硫酸工业协会理事长  齐 焉 

    今年,高浓度磷复肥和MAP总量同比下降,库存有所增加。NPK随市场需求生产,库存保持平稳。在出口方面,总体出口量下降,价格降低。1-9月份,DAP净出口230万吨,同比下降15%,MAP和TSP分别出口50.6万吨、41.5万吨。中国DAP离岸价格随国际市场行情一路下滑,9月份的意向到岸价已降至370-380美元/吨。在消费方面,我国磷肥表观消费量开始大于农业用量,磷肥施用量在大部分地区有很大增长。 1-9月份,二铵消费量为789万吨,磷酸一铵为637万吨,在企业效益方面,磷铵产品价格低于成本出厂价,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其中磷肥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仅为1.6%,低于去年同期利润率。

    展望明年我国的磷肥形势,首先,明年春季磷复肥供应过剩的局面很难扭转。以DAP为例,明春可向市场供应量达800万吨,而春季实际用肥量约450-500万吨左右,加之高库存影响,市场竞争势必更为激烈。其次,明年硫资源供应量充足,价格很难提升。预计明年硫磺产量将达到6360万吨,供求余量将近100万吨。第三,磷矿、合成氨将维持当前水平。磷矿产量的增长快于磷肥增长,预计磷矿价格难以明显上涨。第四,虽然明年我国旺季出口关税会有所下降,但预计明年中国磷复肥出口仍很难有大幅度增长。最后,国内磷复肥行业急需调结构、化产能。建议停止新装置建设和老装置扩建,同时延伸产业链,加强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加快为现代化农业服务的步伐,加速市场化进程。

    总结而言,磷肥行业将以节能、减排为中心,调整产业结构;以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为手段,提高装置整体化水平;以清洁生产为标准,提高企业现代化能源管理、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总体水平,走磷肥产业绿色的发展之路。

    本期嘉宾: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铁军

    我国磷化产业发展现状比较明显,主要总结为三点:第一,磷矿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磷资源“丰而不富”。磷化工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磷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其次,我国磷矿资源基础储量约为37亿吨,仅次于摩洛哥位居全球第二位,但贫矿多、富矿少,绝大部分磷矿必须经选矿富集后,才能满足磷酸和高浓度磷肥生产要求。,我国磷矿石平均品位世界最低,90%以上品位低于26%,平均仅为16.85%。第二,我国磷矿开采总体水平较低,贫矿使用能力弱。我国磷矿地下开采占总开采的60%,最低位仅45%,低品位磷矿主要通过选矿富集后利用。从技术上讲,降低磷矿入选品位是可行的,关键是经济型问题。第三,我国磷肥和磷化工大宗产品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严重,产品链短,研发能力弱,环保压力大。

    我国磷化工产业存在的问题也总结为三点:首先,磷化产业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2012年全国DAP总产能为1850万吨,而实际需求仅为900万吨左右,过剩1倍。其次,研发能力弱,产品链短。我国磷肥主要集中在大宗产品上,环保、功能性肥料起步晚,下游资源深加工产品链没有得到更好的延伸。最后,废物利用经济性差,环保压力大,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节能减排矛盾突出,湿法磷酸生产大量磷石膏堆置矛盾突出,形成产品链成本高、经济性差的局面。

    针对现状和问题,我们提出几点解决方案:首先,加强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提升企业竞争力。其次,发展循环经济链,实现废物再利用,清洁环保生产,降低企业成本,衍生新产品并扩大产品应用领域其次。未来,磷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将是以湿法酸精制技术为基础,贯通产业链,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企业多元化和竞争力,降低成本保护环境,打造循环经济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