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0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碧护”水稻综合技术方案值得大力推广

《中国农资》记者 汪 洋 通讯员 赵 欢

    近日,来自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的植保植检站主要负责人、农资经销公司、业内专家及水稻种植大户100多人,齐聚黑龙江省尚志市亚布力镇,现场观摩北方水稻减灾促丰产示范区,深入研讨水稻产业的发展。参加活动的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副处长赵清表示,从试验效果看,在水稻上采用“碧护”综合技术方案,在抗逆、促早熟、防早霜、提品质、促高产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应加大新产品的试验示范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依靠科技增产丰收。

    北京低碳农业协会秘书长吴建繁表示,“碧护”之所以被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列为“全国重点推荐的高科技新产品”,主要是该产品属植物内源激素,包括11种类磺酮类物质、8种植物内源激素、20种氨基酸类及抗逆诱导、10种中微量元素等49种有效成分,对环境友好、技术含量高,带给农民增产丰收,人们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改善。

    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荣娟告诉记者,“碧护”综合技术方案目前已在全国30多省、地、市区得到了推广及应用。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案对促进作物生长、抗逆、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特别对提高药效肥效、确保农产品源头生产安全起到良好作用。目前推广面积达到2000多万亩,越来越多的农户从中得到实惠。

    尚志市副市长赵恒卿介绍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64.76万亩,不但是产粮之乡,也是木耳、红树莓之乡。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今年由于雨水多,影响作物正常生长。采用科技手段防灾,是提高粮食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的基础。“碧护”综合技术方案的引进使农民增产增收获得了显著效益。希望更多农资生产企业带来更多新技术、新产品进行推广。

    亚布力镇国光村四顺屯农民付广才告诉记者,今天看到的“碧护”综合技术示范田是本村村民姜海滨家的两亩多水稻田,种植品种“稻花香”,上一年雨水大,田块没有完全解冻就进行了整地,水稻移栽后,低温持续时间长,田块开始返冻起鼓,高低不平,水稻生长严重抑制,水稻僵苗发黄。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指导农户从6月水稻分蘖开始,实施浅水灌溉、叶面喷雾碧护综合技术,重施了生物有机肥。经过近一个月的综合治理,水稻恢复正常生长,长得比没受冻害的水稻还要健壮。初步估算,大亩的产量在850千克左右,对照的产量在700千克左右。

    付广才说,当地的水稻合作社,依靠先进的新产品技术,提供“碧护”综合技术方案,采用统一发种、统一供肥、统一管理和收购。由于品质好,价格也高,收购价比普通稻每千克多0.6元,农民亩增收在400—500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