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化服务渐成经销商标准配置,培训会成为农资厂商最重要的销售手段之一,而销售新型肥料的经销商最看重农化服务。
建立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农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农资企业成长性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入选企业拥有农化服务人员的平均数为32人,由于企业规模及统计差异,企业农化人员数量差异较大。农化人员比率低于10%有58家,超过30%有73家,近半数企业的农化人员比率处于10%-30%间(见图5)。事实上,经营人员往往还兼任着农化服务的职能,通过服务销售产品是农资经销的一个重要特色。
举办农化讲座已经成为企业开展农化服务、服务营销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几乎所有的入选企业每年都会举办不同类型的农化知识讲座,一方面向农民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宣传和扩大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入选企业平均每年举办农化讲座次数为120场。在100-1000场之间的企业有53家,大于1000场的企业有4家,山东烟台众德、烟台市农资榜上有名,广东天禾举办讲座的次数达到2600场。(图6)
样本企业中平均聘请专家顾问4.2名,聘请10人以上的企业共有14家,这些企业多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区域型农资流通企业。很多专家承担了农资企业更多的农化服务内容。
农化人员与聘请专家最终落地的项目是对农民进行培训。样本企业每年累计培训农民数量近152.8万人次,单个企业年平均培训农民达7640人次,入选企业中每年培训农民在300人次以下的企业仅为21家。其中烟台市农资达到20万人次、众德达到12万人次,这说明现在多数企业已经把为农民培训作为农化服务工作的重点,更多的企业已经把增值服务送到农村。
据了解,越是经营新型肥料和高技术产品的企业,越是重视农化服务,一方面产品的利润较高,能为企业的农化服务提供资金支持,一方面农民对新产品的接受需要一个培训的过程。北京雷力就认为现场培训会是最好的培育农民消费群体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