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化肥行业朝着白热化竞争趋势的不断发展,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已成为各个企业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问题。在信息化程度逐渐升高、行业资源整合日益突出、竞争日渐激烈的大环境下,统观全国化肥企业,在进行复合营销时越来越依赖于原料资源、产品资源、信息资源、渠道资源、客户资源、物流资源等优势资源,而这些资源也逐渐向更具优势的企业集中,同时也会促使优势中间商企业实现快速的扩张。由于各个企业自身具备不同的优势,也就造成各个企业在进行营销时,对于自身市场的开发及渠道的管理有着不同的模式。针对各个企业特定优势资源,特定的区域市场,需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符合消费者习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营销模式。
打造特色区域市场势在必行
由于各个区域市场特定的地理位置,所以客户资源优势不同,区域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也存在多元性和差异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企业在对特定区域市场进行精工细作的过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战略。
首先,特色区域市场的打造有利于企业集中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说,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资源来争取合理市场,可以加速产品的流转,扩大企业现金流,加大生产批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其次,特色区域市场的打造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快速响应机制,避免经营风险。特色区域的市场消费群体及消费习惯较为固定,企业可以通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市场特点,在制定特色区域营销战略后,可以通过实际的销售情况,较快的掌握和验证营销策略是否符合市场规律。当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企业可以迅速改变营销策略,制定相应的对策。
最后,特色区域市场的打造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扩大产品知名度。相对于统一不变市场营销策略,特色区域的市场具备针对性、适应性,更符合消费者习惯,是更适应市场规律的一种营销运作模式。每一个特定的消费群体,都被一个特色区域市场,能更适应需求倾向性明显的消费者。依托打造特色区域市场,可以提高企业在区域市场的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
确立物流优势,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全方位建设打造川渝桂化肥长廊
根据川渝桂的地区特点,企业打造特点长廊的重点在于汽运、水运和铁运三线并举,建立完善产品营销网络,充分发挥基地-生产-运输一条龙的的网络优势,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基层铺货能力。同时,长廊的建设还要依靠专业的生产和服务团队的合作。
发挥物流优势,构建产品营销网
1.汽运长廊建设:以基地为中心,在半径300公里范围内实现汽运无缝隙覆盖,以县区域市场为单位,以国道、省道、高速、县道为沿线,建立销量渠道网点,力求乡、镇、村都有企业门店。同时,要着力于建立科学规范价格体系,严厉区域保障体系,高效快捷服务体制。
2.水运长廊建设:以长江沿线港口为依托,在各地港口方圆150公里的农业主区域开展密集分销,充分发挥水运运输低价位优势。
3.铁运长廊建设:在火车站点方圆100公里以内的区域市场布局三级(市、县、乡)经销商,力求建销售点连成片合成网。同时,尽量将区域市场的辐射面延长至300公里,优化资源。
依托高素质营销服务团队,密集行销决胜终端
1.战略与战术决定化肥长廊建设的成败。全体业务人员要在合理分工的前提下,深入三条主线市场认真调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迅速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覆盖面、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2.经营理念是化肥长廊建设的灵魂。坚持可持续营销与和谐销售思想,始终做到经营理念新、销售模式新、营销团队强、客户群体强。
3.打造专业化、职业化营销农化队伍,坚持技肥结合,重视服务终端。一流的销售团队是化肥长廊建设保障,只有营销人员做到不畏苦、不畏难、爱岗敬业,同时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
多途经、多方面完善化肥长廊建设
1.吸收新客户。增加新鲜血液是业绩提升、提高销量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企业打造化肥长廊的最终目的之一。
2.市场精细化。实行多品牌、多品种、多商家战略,也是提高市场占有率、销售覆盖面的必要选择。一流的产品是化肥长廊建设的基础,常规产品做得更强可以提高市场份额,优势产品做的更稳更实可以令掌控的市场份额更稳定,而差异化产品做得更精更细则能抢占新市场。此外,基地-码头-站点的精耕细作、密集分销,渠道扁平化、网络终端化也是市场精细化的重要表现。
3.注重新型经济组织及新型消费体。行业的变革、企业的兴衰往往伴随着新型客户的出现而产生的,农资行业亦不例外。近年来,专业合作社和种田大户成为化肥需求的新生力军,所以化肥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企业对这些客户的开发能力。
4.紧跟国家农业形势,积极同农业部门一道开展测土配方建设,借助科研院校合作的平台和优势,大力销售测土配方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