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8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尿素价稳源于联储 跌价将始于买断

杨卢义

    近期,很多朋友对山东尿素出厂价持续一周1660元/吨的报价表示诧异,再观察周边一些大企业的报价大多也是持稳。难道尿素行情真的止跌企稳了?据笔者了解,虽然这些尿素企业报价平稳,但买断价一直在暗降。只不过在农业行情进入淡季后,尿素市场已无利好可言。下游经销商规避风险,几乎不做买断操作,取而代之的便是大量的联储联销。对于尿素厂家来说,既然销售不取决于报价,那么价格报稳也未尝不可,至少可暂时稳定市场情绪,以免业内太过悲观。

    联储联销变身利好支撑

    从以往国内尿素市场操作来看,联储联销一般是厂家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消化库存压力的无奈之举,而且对经销商也是很鸡肋的做法。工厂方面,一旦货给到经销商手中,无论是销售定价还是回款量均不可控,很可能落得赔本赚吆喝的下场;再看经销商,少到可怜的联销保底收入只能用微利形容。尽管如此,从今年6-7月以来,联储联销的方式愈发普遍,即使在尿素采购旺季,这种状态也一直保持了下来。究其原因可概括为两点:其一,经销商对行情信心不足,回避风险的觉悟令他们可以接受微利;其二,市场供求长期过剩,厂家必须想办法减轻库存压力。不过,之前看似悲观的联储联销在进入8月以后却成为了行业利好支撑。事实上,我们可以如此理解这一有争议的“利好”:由于现阶段厂商之间80%以上走货方式为联储联销,所以作为采购方的经销商已没有必要在价格上太过较真,并且有效地弱化了本应出现的价格博弈;而厂家方面则更没必要自贬身价了。因此,从表面上看,国内尿素价格才能得以暂时企稳。

    行业现状

    诠释“涨价难”说法

    虽然近期国内尿素报价暂时维稳,但反弹的可能性早已被业内否定得体无完肤。“涨价难”的说法不绝于耳。之所以有如此论调,当然与此时市场供求、尿素成本、出口外贸这三方面因素密不可分。供求方面很好理解,8月本就是农用尿素的传统淡季,内需自是疲软,往往要靠企业停车检修加以平衡,从而稳定价格。但今年行业开工率普遍偏高,截至8月上旬依然能达到75%左右,尿素累计产量同比增长10%,供求过剩已不言而喻;成本方面不必多说,年内煤价一跌再跌,尿素成本随之一降再降。截至8月初,河北、山东等地尿素企业的无烟块煤到厂均价跌至1000-1050元/吨。另外,多数煤企存在赊销的情况,这使得尿素成本支撑变得更加模糊;外贸方面则可以用“被打劫”来形容,本想依靠出口来支撑尿素的想法过于乐观,怎料外商压价如“趁火打劫”一般。尤其是7月底的印度招标,介于303.5-307美元/吨到岸的投标中有90万吨尿素来自中国。按15-17美元/吨的海运费计算,我国尿素离岸价仅为287-290美元/吨,核算到国内出厂只有1550-1580元/吨。这种种不利因素迫使业内公认“涨价难”。

    后期买断或见价格下滑

    当前国内尿素价格正维持着一种平衡状态。厂家只能依靠联储联销的方式进行操作,同时也能凭借此法坚挺报价,以免价格大跌引发行业恐慌。不过,即使是报价,也需要找到一个能被市场认可的价位。那么,此时的尿素出口离岸价正可作为标杆,毕竟大家已经在用其倒推的1550-1580元/吨山东出厂价作为底线参考。也就是说,短期国内尿素底价有望止跌于1550元/吨。另外,如果尿素走势逐渐趋于明朗,且经销商买断比例有了大幅提高,尿素价格或将因为理性博弈而继续下滑。在这一跌价假设中,出厂价不排除跌至1500元/吨的可能性,但前提条件是行业开工率继续偏高或市场供求依旧过剩。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