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国农资传媒记者 张 涛
访谈嘉宾:
四川开元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杨大平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谢 优
廊坊绿园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春华
点评嘉宾: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艳梅
小胜凭智,大胜凭德, 常胜凭道
比起一些农资大鳄,杨春华的绿园农资规模并不算大,但是她认为:小胜凭智,大胜凭德,常胜凭道。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能传承并能使企业持续发展的正能量,这里有公司的理念愿景,也有职工的管理守则,这些都能让绿园的团队觉悟到大家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觉悟到绿园的员工是志同道合并能为一件事情而共同奋斗。绿园倡导“好人做好产品”,目前公司代理的一些名牌比如芭田股份、鲁西化工等公司产品,将上游企业文化和绿园的企业文化融到了一起,这些好的产品支撑了绿园快速发展走到今天。
同时,绿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当地民政部门建立的助学基金赢得了一片掌声。现在成立的绿园助学基金,主要是资助家在农村考上二本大学以上的贫困学生。一方面她认为自己走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认识到改变农村的面貌,教育是根本、教学是关键,所以将助学基金纳入了绿园的管理体系,一连几年从不间断。另一方面,这个活动沟通和加深了上下游整个业务链团队的感情。在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一个小故事感人肺腑。2011年的助学金已经发放完,一对母子来到了绿园找到杨春华。母亲双目失明,孩子考上了大学没钱支付学费。经过绿园的调查,这对母子基本上是靠政府的救济款生活。但是活动结束了,绿园团队的员工就自告奋勇,集体为这对困难的母子捐款,凑足了5000元钱送到了这对母子手中。这个活动让绿园的员工心系一体,成为一支充满正能量的共同体。
企业文化
最终要落实到“人”
提到企业的快速发展,杨大平介绍,经过9年的发展,目前四川开元已经形成了3个比较成熟的业务板块,一是农资板块,二是资源开发,三是金融投资。在这三个主板块下,开元形成了一个跨地域的集团公司,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来探讨文化的融合与传承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说开元在老挝的项目,2008年进入,通过4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找矿、探矿、设计、建厂到生产出产品,目前产品已经在东南亚顺利销售,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在这个过程中,开元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杨大平认为重视文化,最终要落实到“人”,其实文化的融合也就是人员的融合。在海外找钾的这么多年,怎样使人员凝聚在一起,如何寻找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工作,四川开元首先做到了文化的融合。
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四川开元非常注重人的思想意识,注重员工的价值取向,比如说企业倡导核心价值观——厚德载物,看员工是否爱岗敬业。开元没有什么大的口号,但是需要每位员工热爱和认同开元。
企业文化
令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谢优作为江苏华昌的一名普通基层员工,他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显得更加切实。在华昌的大家庭中,员工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而张家港本地的人却很少。如何将员工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江苏华昌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据谢优介绍,华昌每年要搞两次军训,而在军训过程中,一些小细节能够显示出企业对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军训对华昌来说,一方面锻炼了员工吃苦耐劳的精神,另一方面加强团结,培育相互之间感情,让团队变得更加团结,让每位员工之间减少摩擦,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在他的眼中,华昌是一个大家庭,每位员工都能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华昌也是一个包容的集体,无论员工遇到什么大事小情,领导充分的关心,如果出现异议,大家也能顺利化解。最后,谢优也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令人动容:公司里有一位新员工,在刚来公司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母亲患癌症不幸去世,公司领导二话没说派人前去慰问,并且送去了慰问金。就是这样一件一件小事,让华昌的每位员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专家点评:
在厂商合作的同时,上下游企业之间也会产生“文化外溢”,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做慈善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精神价值。慈善不是作秀,不是表面文章,在文化的相互感染下,企业文化与发展速度相得益彰。开元的文化是从人抓起,也是从源头抓起,这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根基于这个基础上,作为跨国集团,开元的文化外溢到老挝,相互感染,这也是非常值得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