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查中,虽然目前有近50%的企业参与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但大多都只能为企业自身服务,并且仅起到宣传企业的作用,并未给企业销售带来新的增长点。所以农资电商要想迅速发展和壮大,需要发展全国性的交易平台。上农网的出现让行业耳目一新,有近93%的调查者表示听说过上农网,但仅有21%的调查者参与或了解上农网的交易系统。
上海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总经理戴立根表示,上农网的战略定位是建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全国性的以农资、农品为核心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立足于以农资现货为切入点,围绕农资交易为买卖双方提供平台服务。未来上农网将向更深的领域、更广的平台延伸,同时向中远期合约发展,与融资、现货形成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中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企发部经理韩岩表示,目前中农控股正在对电商线上交易进行学习研究,不管是资金流、业务流还是信息流,都已做了详细的调查,同时也有很多顾虑。上农网新平台让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他强调:“我始终认为农资圈是一个大家庭,家庭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利益诉求是我们共同的合作基础,而上农网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目前电子商务的前景可观,不仅是在农资以外的领域发展比较好,同时国家土地种植规模化、劳动者技术化,也使得农资电子商务本身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尽管如此,如果每个企业都想大而全或小而全做到各个领域都涉及是不科学的,而上农网已经通过资金和丰富经验建立了第三方平台,农资企业完全可以依托这个平台发展,共同获取利益。”
目前我国农资流通行业呈现的特点是规模大、商家多、流通效率低、利润薄的特点。在这种境况下,农资行业发展电子商务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理事、农资局局长、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建平提出了对上农网的见解。他认为,上农网不是上海农资的上农网而是全行业的上农网,希望全行业去关注和参与实战演习。并表示会及时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以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农资作为支农产业,每年都享有国家的政策补贴和优惠,因此并不是暴利行业,农资产业的发展也落后于其它行业。在电子商务时代应运而生的上农网,引领了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行业的认可,但其发展还需要更多农资人的参与。农资行业的发展经不起折腾,目前农资电子商务正处于摸索的阶段并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在现阶段,农资电商的发展不会取代现有的流通模式,如果农资企业都去发展电子商务的话,可能谁也做不好,农资产业出现的新模式需要大家共同去呵护。只有积聚众多农资人的力量,共同参与属于农资人的上农网,才能聚集人气,推动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