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5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记者观察: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民众关注,以安全和环保而著称的生物农药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近年来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可以用飞速来形容,不过这种速度的后面还隐藏着诸多问题,例如生物农药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从事生物农药生产的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国家对生物农药的扶持力度不够;生物农药产品单一,研发深度不够等等,而其中最为棘手的莫过于推广问题,生物农药的推广涉及国家层面的干预、生产厂家的推动和消费群体的接受三方面。

  出于最直接的经济效益考量,农户在选择农药时会看两方面:杀虫效果和价格。由于研发一种新产品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所以生物农药研发成本很高,而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的规模偏小,目前国内260多家生产企业年产值超过1亿的只有4家,所以企业无力组织大规模生产,所以将成本均摊后,单个产品的价格往往超出了农户心理预期,这是生物农药的价格劣势。杀虫效果方面,化学农药产生的毒素能直接作用于病虫,可是生物农药则是则依靠生物代谢、生物生态平衡调节起效,周期性长,起效较慢,所以农户一时难以接受。要改变农户的思维惯式,让他们接受科技含量更高的新型产品,需要一定的时间。

  国家层面的干预和支持是目前推广生物农药最快的途径,虽然国家目前推出了一系列鼓励生物农药发展的政策,但是缺少具体的执行方案。相信在未来,国家会出台更加具体、实际的措施,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鼓励生物农药快速、健康发展。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