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威远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庆:
让生物农药推广应用不再成为困惑
近年来,粮食产量逐年上升,生物农药对于病虫害防治的需求更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随着国家出台更多的涉及环保、绿色、低碳的相关政策,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再次重现,促进了生物农药在研发、生产和产业化方面的推广进程,产品品种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生物农药目前存在的药效慢、成本高、推广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也加大了国家大力扶持生物农药健康发展的决心。一方面,企业要练好内功,努力研发高效、绿色且有成本优势的生物农药;另一方面,要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积极做好长期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对种田大户的示范推广和对农资经销商的积极引导和科学宣传,让生物农药的应用不再成为一种困惑。
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广伦:
多角度解决生物农药 “叫好不叫座”
近年来,随着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拉动了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生物农药企业开始有微弱的盈利,各种风投机构也开始关注生物农药产业,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逐步改善。
生物农药的发展必须有政府的大力扶持、生物农药经营企业持之以恒的信念、农资经销商长期积极的推广以及与农民利益密切挂钩。而要做到这四点需要多角度考虑问题,就需要解决行业自律、农民教育、生物农药的试点示范落实以及对生物农药适当政策扶持等问题。
生物农药一直存在“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恰恰说明了我们更应该加强生物农药的推广和应用这一重要环节。虽然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无须急躁,需要耐心地把产品品质和技术服务工作做好。通过构建生物农药产业的协调发展,培育企业创新机制、提高企业研究开发能力、搞好市场网络建设,从而使生物农药产业不断完善和壮大。
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程贤亮:
生物农药发展 需要政府更多支持
2010年前生物农药发展缓慢,2011年起,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生物农药市场需求的扩大,企业开始步入微利时代。
然而,生物农药要真正步入发展的“春天”,还需要政府层面的更多支持,如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中生物农药产品的比重;减化生物农药审批程序;比较难治的病虫害由政府出面以项目资助的形式,组织生物农药方面的专家联合攻关;加强农产品残毒检测,从流通领域倒逼生产环节使用生物农药等。在企业层面,要不断提高产品效价,降低生产成本;维护好生物农药品牌形象,杜绝造假,探索绿色防控、综合防治技术集成,发挥生物农药在农产品防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武汉泰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向阳:
充分提升生物农药的商业价值
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的社会热点会是什么呢?一定是“食品安全”。在做了几十年的化学农药后,我投身生物农药,因为看到了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人们生活的不良影响,更看到了生物农药美好的发展前景。
现在生物农药最主要困境是它的商业价值不明显,这就需要提升和加大生物农药研发力度,提高生物农药自身品质,加强与低毒高效化学农药的配合使用,充分发挥生物农药预防的特点,从而提升生物农药的商业价值。
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立新:
破解制约生物农药发展的两个方面
“低碳、环保”是生物农药最大的特点,也正符合了我国鼓励“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发展方向。
目前,制约生物农药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见效慢、性价比低、生物农药产品线不全等。破解的主要方面有:一是政府狠抓社会生态效益,通过加强舆论引导,提高民众对生物农药的认识;二是企业以长远的眼光抓经济效益,要建立以生物农药为主的绿色防控体系,通过市场杠杆的调节作用,提升绿色食品的价格,拉动农民使用生物农药的积极性,推动生物农药的发展。
武汉天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宏泉:
期待生物农药更快、更好发展
生物农药在资源环保、食品安全等方面都有着很强的保障作用,但近些年来推广一直非常难,而当前我国生物农药采用与化学农药同样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即病虫害死亡多少和死亡快慢,这使得生物农药在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优点无法体现,农户教育还远远不够,更进一步加大了生物农药的推广难度。
近年来,国家环保新政及中央对“三农”的倾斜政策,对与粮食生产息息相关的农药产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我们期待政府在制定农药评价标准时,更多的考虑到农药品种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更期待生物农药产业能享受农机补贴、家电下乡等那样的优惠政策。